返回第五百三十四章 在路上(第1/7页)  幻之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在路上

    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义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西班牙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也曾经是帝国的国土。

    伦巴底人占领了义大利北部,斯拉夫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波斯人入侵和占领了帝国东部的省份。在查士丁尼生前,最早的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部落就已经穿越了多瑙河。由于帝国的重兵集结在东部边境,以对抗波斯帝国,因此他们在帝国的西北部得以趁虚而入。斯拉夫人打垮了驻扎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拜占廷军队,并夺取了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所有主要城市,摧毁了多瑙河以南的帝国防务体系。此时西班牙和义大利也面临蛮族起义的威胁。西哥德人对帝国属地发动全面进攻,将拜占廷的力量逐出西班牙,东哥德人随即在义大利发动叛乱,伦巴底人趁机涌入义大利,只给帝国留下亚平宁半岛最南端的一部分,以及拉文纳与罗马之间一块不安全的地区。615年,阿瓦尔人的军队风卷残云般攻入了拜占廷境内,并一直进逼到离君士坦丁堡仅数里之遥的地方。

    地中海东岸、埃及、利比亚和安纳托利亚的大部已落入波斯人之手,色雷斯大部、希腊、义大利被斯拉夫人、阿瓦尔人和伦巴底人占据。阿瓦尔和波斯的军队虎视眈眈,准备大开杀戒。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已经破产、但仍在君士坦丁堡城苦苦支撑的拜占廷帝国政府请求教会,为 了帝国的生存交出其拥有的金银财宝、金银餐具以及法器,以向陈兵于首都城外的蛮族缴纳“保护费”。

    678年,阿拉伯舰队直扑君士坦丁堡城下,结果近三分之二的舰只毁于希腊火。在退却中,又先后遭到暴风雨的袭击和拜占廷海军的追击,几乎全军覆没[1]。阿拉伯军队遭到“圣战”开始以来最惨痛的失败,被迫与拜占廷帝国签订了30年和约。

    在席哈克略皇帝统治时期,拜占廷帝国完成了从晚期罗马帝国向希腊化的中世纪国家转变的进程。他改革了军事制度和行政管理,实行军人领地制,即向农民出身的军士颁发土地,作为交换条件,这些人必须履行军人职责。这种做法巩固了拜占廷的军事力量。在希腊、色雷斯、马其顿等地区,席哈克略推行军事行政州(塞马州)制度,建立一系列由军事将领统辖的行政单位,州的长官由皇帝直接指派。随着塞马州的建立,帝国巩固了对饱受斯拉夫人、匈奴人和阿瓦尔人冲击的西部领土的统治,扩大了国家的版图。

    到席哈克略王朝末期,帝国再度出现内乱,从694年到716年的22年间,皇帝更换了6次。到8世纪的早期,拜占廷帝国的情况已经濒于无政府状态,帝国的疆域也缩小到君士坦丁堡城及其周围地区、东色雷斯、希腊的几个港口、南部义大利和西西里。

    伊苏里亚王朝

    出生于叙利亚的利奥三世(717-741年在位)是一个主张改革的伟大统治者,还是一个名将,在他统治的第一年,就击退了阿拉伯军队对君士坦丁堡的第三次大围攻,使其元气大伤,数年内不敢对拜占廷用兵。而且其经过改组的海军还遏止了在未来几百年中伊斯兰世界的海权成长。

    先后颁布了经过改革的民法和刑法, 以及农业法、商业法,对传统的、无伸缩性的罗马法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使其适应改变了的社会状况,同时他还吸收新崛起的伊斯兰教的长处,对宗教进行大幅度改革,颁布了禁止崇拜偶像、出卖神符的命令,发动“毁坏圣像运动”,从而在基督教中树立了高度的精神力量,遏止了教会产业的急剧膨胀和国家财力的流失,并为 世俗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机会。由于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