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两件半,既一件贴身的帆布防箭服(帛甲)、钢丝背心,再加上连身的复合明光铠,足以对抗大多数远程和近身攻击,针对干旱沙漠地区,沙粒容易混进衣甲缝隙造成磨损,一件可以紧紧裹住领袖口,白天可以遮阳,晚上可以御寒的毛呢大氅,也是必不可少的。
备换的装备中,铜棒斧锤之类攻坚破甲的重兵器有所减少,但是在传统马槊之外增加了两只短勾枪,以满足突刺步兵方阵近身混战勾杀对方骑兵的需要。
对于敌人相对弱势的远程打击力量也进一步强化,除了强化的马弓和手弩之外,还增加了连弩的选择。
出自城傍熟藩部落的城傍游骑,则是属于比照xing质简化版,去掉了下半身的护胫和蔽膝,相对昂贵的涂胶帛甲,换成制式的镶贴皮甲,再套上一件板甲护xiong,携带更多的箭只和短矛,长柄手斧和狭刃马刀。
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在马身披上挡箭的毛毡,临时客串下踹阵的突击骑兵。
每名具装骑兵和伴从的城傍游骑,都有三匹马,两匹轮换骑乘的战马,一名负载口粮兵甲行囊的驮马,就算藩部和属国的骑兵一人两马,每名步兵也有一匹代步的军马和一匹负重随身物品的驴骡。
我的亲眼所见,只要有足够冲刺蓄力的距离,在连人带甲马的冲击下,除了列队整齐的重装矛阵,可以稍稍抵挡一二,其他兵种几乎是向被烈风吹起纸片一般,被挑起在枪尖掀飞连片,在空中抖擞喷洒着鲜血,如破布娃娃般的不堪一击。
于是进一步扩充出更多的重骑兵,或者他能够过就地取材改造,具有部分重骑兵功能的替代部队,就成了当务之急。
比如眼前走过的这只,头戴黑缨黑sè角盔,乍一看会让人想起一只曾经纵横西北,威名赫赫的大唐劲敌。
登比绒布,前吐蕃近卫铁骑号称可以滔山赴海的赞普之矛,同样全身披挂,用皮革和金属包裹起来的高原重骑兵,当然是山寨版的。
用小杨带来青海健儿为基础,挑选出弓马最娴熟最出sè的,配合青海龙驹而复原的重装高原骑兵。而西北路的敢死效节军中,也很有些正宗的登比绒布,作为指导和教习。
用城傍、熟藩子弟中的佼佼者,效法回纥可汗的附离子弟帐前三军和鹘卫,组成的铁甲游骑营。
河中武士中挑选出的善弓马者,披上缴获大食兵的重环锁子甲,组成的楮羯骑营。
这样下来,我甚至可以预见到,场面华丽的多民族精锐骑兵大对决。
木鹿城北方,死里逃生的艾布都,抹着额头上的汗水,扛着布条缠成简陋的长矛,亦步亦趋的跟随在,圣战者的人群中,you迹斑斑的矛尖显示这是一件颇具年头的装备虽然在整个圣战大军中,乃至他所属穆哈德义勇军,都只是毫不起眼的渺小一员,但是他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小心的用包头布和面巾,隐藏自己的相貌特征,警惕这周围的环境和人,以至于被称为“小心的阿布”但这些天,他一闭上眼睛几于都是在做噩梦,梦见自己这个前军人和圣战的背叛者,被熟识的人指认出,而被处于最残酷的锥刑,绑上土堆用乱石活活砸死的那一幕。
好在圣战者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在呼罗珊当地又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因此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身份暴lu之集,当初那只受过专门训练的,前穆斯林俘虏组成的治安维持部队,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侥幸冲出来后大多数人就作鸟兽散,很多人不敢回自己的家乡,而艾布都则无地可去,一路向北方逃亡,却因为走错了方向,撞上了一只圣战者武装,发现混迹在圣战者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凭借熟悉的口音和腔调,从一名同栏来自巴格达的便宜老乡,获得担保和推荐,进而在这个圣战者的武装团伙中,获得一名矛手的掩护身份。
然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