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章 合理搭配(第2/4页)  大亨万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故事创意和剧本创作上下最大的力气,他与几位中国当代优秀作家的亲密合作,就是他重视故事和剧本的最好证明。在王朔、刘震云、刘恒这三位文坛大腕的鼎力相助之下,冯小刚电影在剧作方面一直发挥稳定,并对电影的成功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而这三位作家与冯小刚在不同时期的合作,也恰恰可以将冯小刚电影的创作明确划分成为三个阶段。总而言之,文学之于冯小刚的电影而言实在是最重要不过的事情。编剧的工作对于冯小刚而言再熟悉不过,他早年还在bj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的时候,就是因为能写电影剧本而被慧眼识才的郑晓龙发掘出来。之后,冯小刚连续创作了《遭遇激情》、《大撒把》等电影剧本,《bj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等电视剧的编剧名单中也有他的大名。能写、会写是冯小刚的优势所在,但恐怕只有冯小刚自己最清楚,他的文学功力尚不足以决定一部电影的质量的好坏,在电影的主题、内涵、韵味等等方面,他终归需要拉来一座靠山。这正是他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亲密合作的原因所在。班门弄斧这个词用在冯小刚这里绝无贬义,他从一开始就做了最聪明的选择……”

    “王朔对冯小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显然存在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答案——非常大。但这个答案有些含糊,究竟非常大到何种程度呢?旁人的猜测其实都不准确,当事人自己的说法或许才最能接近事实的真相。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全书第一个章节就是写他与王朔的相识,而这一节的标题则更是耸人听闻:它来自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赞歌——“抬眼望见北斗星”……”“冯小刚的电影处女作《永失我爱》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这个“流氓爱上空姐”的故事在王朔的早期文学作品当中具备一定的典型性。片中的人物在表面的玩世不恭下隐藏着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主义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统领了冯小刚电影的精神内核。而这只是王朔对构成的巨大冯小刚影响中的很小一部分。

    在这部略显稚嫩的影片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冯小刚电影那些至关重要的元素的雏形。首先是整个电影的故事结构,我们发现郭涛饰演的苏凯作为一个男性角色与其后葛优在冯小刚电影中饰演的一系列男性人物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几乎就是同一个人。影片的故事情节绝对围绕这个男人来展开,但却从不涉及这个男人的家庭,他如同是没有父母,独自长大的孤儿一般,在社会上历练成长,他的生存技能优秀,自我保护能力超群,他很有爱心,但绝对不会滥用自己的爱心,他貌似追求自由散漫四海为家,但骨子里却比任何人都向往家庭生活的浪漫温馨。他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内心之中却又极其敏感——这个人其实就是王朔本人。在王朔的那些以第一人称写作的小说当中,我们与他早已相识。冯小刚和王朔是完全不同的人,他能将一个“王朔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人物”放在自己的早期的几乎所有作品当中做男主角,单这一点足以体现他对于王朔的崇敬、认同和追随。更确切地说,王朔塑造的这个睿智、幽默、玩世不恭但又极为浪漫的男人在冯小刚的精神世界里同样也是男主角……”

    “但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冯小刚电影尤其是他的前三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只是部分体现了王朔的文学风格。王朔小说中那些大量存在黑暗、残酷的描写在冯小刚的贺岁片中踪影皆无。在九十年代初期,冯小刚与王朔合作成立了一家名为“好梦影视策划服务公司”的机构,这个简称“好梦公司”的企业,从成立之初到关张大吉,总共拍摄了六部影视作品,除了《一地鸡毛》、《永失我爱》、《情殇》三部侥幸问世之外,其余全部夭折。好梦公司名为好梦,却噩梦不断,原因之一恐怕正是在这个公司中王朔发挥着“主体思想”的作用,而他的这个主体思想又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