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山海经异兽(第3/7页)  天府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

    天鹿:

    一说“天禄”。传说中奇异之兽名。其形似鹿而一角。为祥瑞之物。汉代有石雕像。

    《宋书·符瑞志下》:“天鹿者,纯灵之兽也。无色光耀洞明,王者德备则至。”

    天鸡:

    传说中的神鸡。居东南桃都山大桃树上,又传居东海岱舆山扶桑树上,率天下之鸡报晓。汉代陶器已有其像。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夫诸:

    传说中异兽名。状如白鹿而有四角。其现为水灾之兆。其说始见于先秦。

    《山海经·中山经》:“敖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元仙:

    传说中异兽名。形似鹿而五、六头。

    明·邝露《赤雅》卷下:“荼首,出羁縻州,似鹿而两头,食香草。其行如飞……亦有五、六头者,是名元仙,敬之终吉,射之悔亡。”

    木客鸟:

    传说中鸟名。状如鹊。俗云木客所化。其说始见于汉。

    《异物志》:“木客鸟,大如鹊,数千百头为群,飞集有度,不与众鸟相厕,人俗云‘木客’。”

    五足兽:

    传说中异兽名。状如狮,有五足,为解形民之手所化。其说始见于晋。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因樨国献五足兽,状如狮子;玉钱千緍,其形如环,环重十两,上有‘天寿永吉’之字。问其使者五足兽是何变化,对曰:东方有解形之民,使头飞于南海,左手飞于东山,右手飞于西泽,自脐以下,两足孤立。至暮,头还于肩上,两手遇疾风飘于海外,落玄州上,化为五足兽,则一指为一足也。”

    日及:

    传说中异牛名。生于西域大月氏国,其肉割掉而复生。其说始见于晋。

    《玄中记》:“大月氏有牛,名曰日及,割取肉一、二斤,明日疮愈。汉人入国,示之以为异珍。”

    毛龙:

    传说中龙之一种。大禹治水,曾乘之。其说始见于晋。

    晋·王嘉《拾遗记·虞舜》:“南浔之国,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中有毛龙、毛鱼,时蜕骨于旷泽之中。龙、鱼同穴而处。其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故置牶龙之官;至夏代养龙不绝,因以命族。至禹导川,乘此龙。及四海攸同,乃放河纳。”

    王母使者:

    省称“王母”。传说中鸟名。为西王母所使,在齐郡函山守护药函。其说始见于唐。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王母使者。齐郡函山有鸟,足青,嘴赤黄,素翼,绛颡,名王母使者。昔汉武登此山,得玉函,长五寸。帝下山,玉函忽化为白鸟飞去。世传山上有王母药函,常令鸟守之。”

    ~~~~~~~~~~~~~~~~~~~~~~~

    这个好像就是传说中的青鸟吧?王母的使者

    化蛇:

    传说中异蛇名。人面、豺身、鸟翼。其现为大水灾之兆。其说始见于先秦。

    《山海经·中山经》:“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

    丹鱼:

    传说中的神鱼。出入又赤光环绕。以其血涂脚可步行水上。其说始见于北魏,后又传为祥瑞之物。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水(丹水)出丹鱼。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浮水侧,赤光上照如火。网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以不行水上。长居渊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