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纳月兰回家(第1/2页)  呼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太太愣了,问道:‘为啥?陈师傅不好?或许在老家有相好?’

    ‘不,不是,’纳月兰赶紧回答道:‘都不是,陈师傅是好人,也是苦命人。只是老太太,今天我是来向你老告辞的。’

    ‘告辞?谁亏待你了?’老太太问道。

    ‘不是,’纳月兰重又满面放光,兴高采烈地对老太太说:‘我问上讯了,咱山里下雨了!老太太,你知道不,山里下雨了!’

    ‘喔唷,我道是啥事!’老太太吁了一口气,无动于衷地说道:‘下雨就让它下去,你成你的家,多好的机会,上哪儿去碰那么合适的一个男人!’

    纳月兰说道:‘老太太,咱山里只要逛上雨水,粮仓就盛不下了,山里人就有了活路!’

    老太太又不以为然地说道:‘看你说的,这里不下雨,粮仓也满满的,这里人都过得好好的。’

    纳月兰又说道:“山里有咱自己的公社,下了雨,正是出力的时候,若是人都拣好处走,不叫乡邻们笑话?说我只顾自己。‘

    老太太笑了,说道:’那还不让女人出嫁了?‘

    纳月兰也笑了,道:’唷,老太太,那倒不是。我的根在山里,娘家在山里,婆家在山里,咱祖祖辈辈在山里,好也在山里,歹也在山里,哪能就嫁得远远的,不认自己门前的黄土地呢?’

    这下把老太太弄成了丈二尼姑。山里穷要命,有啥留恋的?在这里办个家,生活有保障。再说,哪去找这么个合适的男人,若是成了家,该有多如意!虽说自己老了也没啥文化,总还知道,野草籽随风走,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怎么满嘴山里山里的,离开山里人就不活了?但是,任凭老老太太苦口婆心,纳月兰是铁石心肠,执着要回山里去。

    成人之美,胜造七级浮屠。老太太决意要促成此事,便去搬救兵。她遂对纳月兰讲,儿媳要回来,大家见见面再走。纳月兰听了满心喜欢,就推迟了两天。

    儿媳是妇联干部,专做妇女工作,其水平自然比婆婆高。她回来后,听了情况,分析了纳月兰的活思想,便把问题分成了两部分,第一个问题是愿不愿与陈师傅结婚,第二个问题是在川区成家还是在山区成家。儿媳更注意方法,不搞背靠背,而是把他俩叫到一起,面对面地开展工作。

    茶喝着,枣子吃着,笑话说着,趁大伙乐融融的,儿媳遂切入正题,说道:‘听婆婆讲呀,咱家住了个拾金不昧的大好人,相处日子多了,才知道这位大姐的好思想还多呢。就说山区吧,眼下困难挺多,但儿女不嫌娘穷,这话不假呀,咱这位大姐就不忘祖宗,热爱家乡,真是山区人民的好儿女。还有呐,念念不忘人民公社,时时处处想着发展集体经济,都像这位大姐那样,还怕人民公社不兴旺发达?真是一位好社员!如果我是你们县的妇联干部,一定给你戴大红花呢!’

    纳月兰咧开大嘴笑了,道:‘啊唷唷,看把我誇的,是人都该这样嘛。说实的,咱山里人都爱穷山窝,都爱人民公社,谁都为公社卖命呢。’

    儿媳又说道:‘是呀是呀。□□他老人家还常常教导我们,要搞五湖四海,这就是说,山里人要和山外人搞团结,也要和外乡人搞团结,若是成了亲,团结得更紧了,这位大姐,你说是不是?’

    纳月兰说道:‘□□说的还会不是?那自然是的,不会错的。’

    儿媳趁机说道:‘你看陈师傅这个外乡人咋的?也是个好人。你俩多配呀,该搞个五湖四海,团结在一起,成个家,该有多美!至于把家安在山里还是安在这里,那是两口子商量的事了。这位大姐,你说是不?’

    纳月兰说道:‘是呀是呀,是个理儿’边说边又垂下脸去。她慢慢又抬起头来,对着陈师傅问道:‘那你愿去山里不?’

    儿媳对婆婆挤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