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阻挡,杀伤很多敌人。不久因长堤所限,李世民和众骑兵走散,唯有大将尉迟敬德跟随着李世民,几名王世充的骑兵追上来,李世民的坐骑中箭倒毙。尉迟敬德调转马头向回骑,射击追赶的郑兵,箭无虚发,追兵不敢向前。于是尉迟敬德下马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自己在马前步行开路,手执一把夺取的长刀跳跃大吼,威猛无比,一连斩杀十几个敌军,李世民也在马上弯弓射箭,箭无虚发,射杀许多郑军士兵,吓的郑军士兵纷纷避让,两人配合默契,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冲出了王世充军阵,得以回归唐军大部队。尉迟敬德又救了李世民一次。
垂死挣扎的王世充也率领部下殊死战斗,军dui几次三番打散后重又集合起来,从清晨一直厮杀到中午,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王世充的军dui最终不敌李世民的唐军,不得不仓惶退军。
李世民挥军追击,直到城下,俘虏歼灭了七千人。唐骠骑将军段志玄奋力与王世充的士卒交战,深入敌阵,坐骑倒下,段志玄被王世充的士兵俘获,两名骑兵夹着他并抓住他的发髻,准备过河,段志玄奋勇跳起,那两名骑兵都被带得掉下马来,段志玄骑上马奔回唐军,后面有几百名骑兵追赶,但不敢靠近。王世充看到李世民手下都是些勇武过人的将士,不禁怅然长叹。
公元621年二月,王世充派遣大将王康率领1万多郑军出城迎敌,跟秦王李世民的军dui对抗,不过,刚一交手,李世民的精锐玄甲骑兵就杀得郑军人仰马翻,王世充的军dui只好败退,李世民率领唐军乘胜追击。并派一千玄甲骑兵绕到郑军身后,拦在洛阳城门外进行阻杀。
王世充的步兵不能进城,惊恐溃散向南逃跑,李世民的军dui追杀了几千人,俘虏了五千多人。王世充被李世民杀得吓破了胆,从此以后不敢再出城,只是环城固守,等待窦建德的救援。
当秦王李世民在洛阳进攻王世充的时候,窦建德接到了王世充的求援信,他思前想后,左右为难,因为以前他俩是敌人。
窦建德的中书舍人刘斌对他分析说“现在唐国占据关中,郑国占据中原,我们占据燕赵大地,这是鼎足三立相互对峙的局势。听说唐用全部兵力攻打王世充,连头连尾两年时间,郑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急,而唐的围攻毫不放松。唐的兵力强、郑的兵力弱,发展趋势必然是打败王世充,王世充被打败,那么我们就有唇亡齿寒的忧虑。为您着想,不如援救王世充,王世充在里边抵御,我们在外边进攻,打败唐军是一定的了。如果打走了唐军保全了王世充,这是长期保持鼎足三分局面的战略。如果唐军被打败后,王世充也可打败,那么就乘机消灭他,集中我们和王世充的兵力,乘着唐军战败的时机,直向西打,长安就能到手,这是平定天下的基础。”
窦建德听后非常高兴“妙妙这才是好谋略啊”
于是窦建德就派遣职方侍郎魏处绘到长安朝见唐高祖,请求解除对王世充的包围。唐高祖李渊断然拒绝。
公元621年二月,盛怒下的窦建德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唐国周桥城,不到三日就攻克了周桥城,俘获孟海公,留下部将范愿守卫曹州,带领孟海公和徐圆朗的全部人马来援救王世充。
一路上又相继攻克唐国的元州、梁州、管州,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最后大军聚集在荥阳。
闻讯窦建德率领大军来救洛阳王世充,李世民召集将佐商议此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长孙无忌说“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阶下囚,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我们应当凭借虎牢之险抵御窦建德,视情况而动,肯定能打败他们”
房玄龄说“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现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因为这个缘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