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章 艰难抉择(第3/4页)  乱世丽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强大的突厥汗国。

    在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突厥军dui曾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一番而去。突厥的袭击,使李渊、李世民父子意识到突厥不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如果不与突厥搞好关系,自己刚刚形成的势力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为了消除突厥的威胁,李渊与心腹刘文静商议,由唐公李渊亲自给突厥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的书信,又带上一份厚礼,派刘文静前往突厥谈判。

    刘文静到达突厥时,始毕可汗问“唐公起事,今欲何为”刘文静回答说“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故起唐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始毕可汗听了大喜,立即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前往晋阳,又献上马千匹表示友好。

    刘文静这次出使突厥,秉承了李渊的意图,抓住了突厥始毕可汗贪财图利的弱点,许诺攻下京师长安后所有财帛金宝归其所有,正中始毕可汗下怀。

    随着李渊势力的发展壮大,突厥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始毕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要李渊进贡财物。及唐高祖李渊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可汗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唐高祖李渊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

    由于大唐实力不如突厥,而不得不满足对方的贪欲,对突厥的各种无理要求不敢有违抗。

    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哀悼,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到其使者处吊丧。

    李渊、李世民父子认识到由于唐朝在实力上与突厥相比仍处于下风,所以只能稳住突厥,强忍怒气,与突厥新任可汗处罗搞好关系。

    唐朝统一全国后,突厥人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

    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攻入并州,掳掠男女5余口;又曾率骑兵1余万大掠朔州、进袭晋阳。

    这次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突厥颉利可汗又率兵2万直逼唐都长安城,李世民接到战况时候,突厥颉利可汗大军已经抵达了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里,京师震动。

    李世民大怒之余,和群臣商议对策,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提议在长安布设疑兵之计,吓阻突厥大军。

    李世民于是以计而行,并且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突厥颉利可汗对话。

    颉利可汗来到渭水边,看见唐军军容威严,旌旗飘扬,看样子至少有十五万大军。其实现在长安城只有八万多人马,而且百分之八十都是步兵。十五万大军只是李世民布置的疑兵,让许多长安百姓打着唐军旗帜,混在真正的唐朝军dui后边,冒充唐军人数。

    突厥颉利可汗,看到唐军人数不少,又知道李世民善于领兵打仗,便与李世民在渭水便桥上秘密和谈。

    李世民迫于形势,只好听从众大臣的意见,暂时隐忍,许以突厥金帛财物,并表示其一路抢掠的财物皆归其所有。

    李世民又强硬地对突厥颉利可汗说,如果突厥颉利可汗还要继续进攻长安城,那自己只好率领唐军与之血拼到底、鱼死网破。

    突厥颉利可汗思虑再三,觉得与其和李世民血拼,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不如不费一兵一卒白捞一大批金银财物,所以,最后拿了唐朝赠送的大批金银财物后,心满意足地领兵而退。

    李世民看着耀武扬威离去的突厥大军,怒火中烧,内心感到一种深深的耻辱,不过唐国实力目前不如突厥,只能暂时隐忍。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