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第1/2页)  春风秋雨都似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对于小县城的中小学生来说,最值得期盼的日子,除了过年过节就是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了。每年运动会都会设定在六月中旬,那时刚刚农忙结束,天气也清凉,人们也有时间和心情娱乐一下。我们那的运动会娱乐的成份比比赛的成份大的多,参赛的运动员都是各中小学,强制推选出来的所谓运动员。参加社会组的运动员更是少之又少,每年得奖品的都是那几个人毫无悬念。去看运动会的人们对赛事也没多大兴趣,主要是奔着人多热闹和买东西购物去的。那个劲头类似南方人赶庙会。

    我和哈油经常逃课去游戏厅,班里挑选运动员那天,刚好我俩不在,因此得以幸免。运动会前一天放晚学时用我们班主任的话叫: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明早你俩都给我换上白衬衫蓝裤子,小白鞋,参加检阅。

    那时我们那里的各个学校都还没有校服,白衬衫,蓝裤子,白鞋,是每年运动会检阅队员的标配,有的孩子没有这身装备,家里又没有条件买就穿哥哥姐姐的,没有哥哥姐姐或哥哥姐姐也没有的就只能满村子去借,我和哈油也不例外,穿别人的衣服合适的很少,有的袖珍玲珑,有的拖天扫地。这些事已经成了我们那一茬人的集体记忆了。每每回忆起来可笑又辛酸。

    那天早上我和哈油都穿着整齐,老早来到学校。运动会的比赛场地就设在我们县一中学校操场,工作人员都忙碌着做着最后准备。

    七点左右,各学校负责人都将他们参加检阅的队员集合整队,然后各自候场,准备检阅。放眼望去,各队的衬衫,裤子,鞋,是各种蓝,各种白,各种袖珍玲珑,各种拖天扫地,人和人的不一样,班和班的不一样,队和队的不一样。

    我们学校是县里唯一的中学,又是运动会主场,因此排面很重要。我们检阅队伍最前排是十六人的标语队,就是十六个傻大个抬着四块大标语牌,四块标语牌上分别写着:发扬体育,拼搏进取。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哈油就在那十六个傻大个当中。第二,三排是短号队,第四,五排是大鼓队,旁边还有小鼓队和花环队。我在第十排以后,没什么要务可做,只管走齐和集体喊两句口号就行了。我左顾右看没找到牛圆圆在哪里,却意外的发现蒋婷婷就在我右斜前方的花环队,我能看到她油黑的马尾和细长的双腿。

    各学校代表队准备就绪,吉时已到即将入场,老天却狂风暴雨开起了玩笑。这完全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每年运动会无论日子具体订在哪一天,无论天气预报说的多好听,也无论夜晚星象如何,早晨天气多好,运动会或刚要开始,或进行到一半,十次得有八次下雨。每次下雨就要推迟运动会日程。对这种不太合乎常理的正常现象,每次大家都很八卦又切实的说:这真是个王八坑啊。

    大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的意思,组委会广播通知,运动会推迟举行,具体时间要看操场湿度择日通知。各学校校长冒雨匆匆总结一番后,就地解散放学。一群人如澳大利亚大闸蟹集体迁徙一样密密麻麻的穿梭在风雨雷电之中。

    我和哈油慌乱中奔跑,哈油将迎面奔跑过来的于超撞翻在地,于超从泥坑里爬起,身上和头上全是泥。

    伴随着一道闪电,于超不容分说,上来就给哈油一记响亮的耳光,紧接着重重地踹在哈油裆部一脚。哈油疼痛难忍倒在地上,于超又要去踢哈油的头,被我重重打在他鼻子上的一拳制止住了。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也许是一种本能,出于一个男人对义气的本能。于超的鼻孔,嘴里全是血,他发疯一般向我扑来,任凭他身旁的牛圆圆怎么阻拦也没用。

    我们两个撕打在风雨里,一群学生不顾暴雨围观助威,扭扯一番之后,我被于超重重的摔倒,无能为力的牛圆圆一边拽着骑在我身上的于超一边哭喊着:别打了,别打了,求求你们别打了。这时,哈油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