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师也是哗众取宠罢了,讲个笑话,涨涨人气而已,那些词不知道谁给编排的,也忒小家子气了。”便跟小七说“你先回去吧,好好养伤,等到了九月就要进学堂了,好好学,别给你父亲丢人。”
接着又跟旁边站着的曹安说“管孩子也不能下那么重的手,去账房支二十块,给孩子添置点上学的东西。”说完便让曹安领着小七先走了。
接着又支走了刘青峰和另外两个护院。看着四下没人,才小声地跟吴先生道“吴先生,你莫要欺我,说真话,你真觉得国卿这孩子天赋如何,我怎么心里老是觉得悬着,让他去师门究竟是福是祸?”
吴先生细想了一下,小声地回道:“东翁多虑了,在来曹府之前,我也教过几年私塾,陆陆续续接触过上百个小孩,说是天赋比二少爷强的,那肯定多得是,但是要说悟性比他好的,真不见得有几个。修行一道,说到底,拼的还是资源,再好的功法,再强的天赋,没有资源的支持,最后还是一场空,这几日,我也在反复思考要不要传他龟寿经。说实话,我是存着一些私心的,龟寿经确实是一门好的辅修功法,但是需要资源太多,而且代价也不小,不确定性也很大,所以到我这辈,只有我一人在练,如果后续无人,这门功法也就失传了,所以我还是想让他能去练的,将这门功法传下去。这是其一。其二,虽然资源很重要,但是天赋是决定了修行上限的,五灵根被称作废灵根不是没有道理的,天下这么大,门派这么多,修士何止千万,修炼的功法肯定千奇百怪,但是五灵根的元婴却没有几个,所以传他功法,从这个角度上看,并不会耽误他的修行。”
曹老爷点了点头“先生接着讲。”
“除要学这三条外,还有必学的三条。第一,师门规定,五岁测灵根,开始启蒙识句读,有钱有力的,在家办私学,没钱有力的,可以在学校学到15岁,然后考进学堂修炼到凝脉中期,然后通过科考c武举进入师门。这比起直接进师门的来说,基础就要好很多,这些年脱颖而出的新秀,除了个天赋特别好的是直接进入师门的以外,其余的都是考进去的,所以现在就算是直接能进师门的,特别是家学渊源的,或者有财力的,都会在进师门之前,偷练一些功法,打好基础,师门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置可否。而现在,我所学适宜的只有龟寿经,刘管事境界虽高,但是功法也是适合他自己的,曹家的家学如何,我知道的不多,东翁可以自己思量。”
曹老爷闭目沉思了片刻“我所学的虽也很粗浅,但却不合适五灵根。”
吴先生端起了杯喝了口水,继续说道“第二,天下承平已久,已有十余甲子,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风平浪静之下,暗流可是不少,特别是师门与其他门派,师门内部,怕都已是多事之秋,在这种情况下,最靠得住的只有自己,让二少爷学龟寿经,修的是守正,防的是出奇,所以这是必学。第三,东翁也是儒门中人自然紧记圣人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少爷,天赋异禀,30之前筑基已成定局,即使现在就招亲成亲,有嗣也是难事,并且越往后修行越高,想要后嗣也越难,所以为曹家计,既要修行能够有所为,还要不耽误传宗接代,这龟寿经更是必须学。”
“受教了,吴先生,只是国卿这孩子,生性太跳脱了,这不刚被发现看那不堪入目的书,又自己寻仙缘吃野果中蛇毒,这也太不成体统了,和老大比怎么就差那么多,想当年老大也是在这年龄,比他成稳干练的不止一星半点,简直是云泥之别。”听完了吴先生的话,曹德信感觉踏实了许多,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吴先生,你的功法,我记得可有一大隐患,就是后遗症太多,功法每精进一层便会产生一种问题?”
“是的,五行龟寿经共有九层,每一层的问题每个人都不一样,正是如此,这功法才难学难传,说实话,要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