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开足马力(第2/3页)  始于太康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买。

    “好主意!”司马定云也同意了。

    司马歆一直默然无语。

    五月初,司马歆离开了菊水聚。毕竟他是县公,不可以长时间不出现在国中。

    但文威、文小婷全留了下来。文小婷觉得郑胜这里最是无拘无束,青山绿水,又有一个可以随意欺负的受气包。她当然不想离开。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郑胜知道了他们是之前跟随司马畅来的荆州。文鸯征战秃发部时,司马骏当时也镇守在关中,因此两家关系熟络。

    但现在文鸯困居洛阳,文氏兄妹也常年在京。这次来荆州,是文小婷实在厌恶了洛阳的生活,司马畅就国荆州,她好一番恳求了父亲才得以出来。

    至于文威,就是她的“保镖”和“看守”。

    之前,司马定云还给了他另一个消息,柳旻从乐活寨仓房里发现了被拆毁的烟花。

    而全荣告诉他,这是刘扬那些人所为。

    郑胜感觉到了危险,但是除非他停止烟花生意,否则他根本无法避免*暴露的可能。

    他只能提高防备。他的办法很简单,*毕竟在烟花里,让觊觎者打不开烟花不就行了?

    纸质外壳拆得开,但铁质的呢?

    郑胜将画好的图纸交给李柏国:“上口稍窄、下口稍宽,具体的尺寸在上面都标明了。能在一个月内造出百支吗?”

    李柏国看完图,摇头道:“这东西很难做好。一个月更不可能造出百支。一是铁石不足,一支少说需要铁石二十斤。谷里没这么多铁。二是人手,谷内能造这东西的匠人不多,这需要慢慢凿钻出来。一个月顶多能造出十支。”

    郑胜有些失望。

    人手不足,他没有办法解决。除了招收、培养工匠。郑胜能想到的主意就是做出替代人工的机械。水力机械是最可能实现的。但郑胜现在也无能为力啊!

    水车推动转轴带动铁锤代替铁匠劳动确实省力省时,但现在的水车只能用来取水,怎么设计转轴,他还想不出来。

    郑胜让他先做出一支来。郑胜对李柏国的技术并不十分放心,毕竟这是铁管。他们要在一根铁棒上生生凿出来的一个洞来。

    郑胜不知道这样的管子是否实用。

    在他记忆里,明清时期的中国工匠就是这样*管的,但炸膛、废品很多。现在才是西晋,技术肯定更差,他只能先做出一支来看看。

    实在不行,他只能兑换了。用铁矿石兑换铁管,兑换比总不至于上百倍吧?

    和李柏国一起过来的,是一些春风里、李家村以及青竹岭附近的、总共大约有百户的民众。

    郑胜开始了他的开垦计划。

    为了吸引乡民到这片荒山野林,他开出了的条件是每户只要交足百亩田三成的收成外,他们开垦的所有田地收获到的粮食全部归属于他们。

    而郑胜开出的唯一有利郑氏的条件是,民户如果要卖出手中多余的粮食,只能向郑氏米行出售。而郑氏米行从民户手中收购的粮价为上一年度荆州地区的平均粮价。

    郑汶极力反对郑胜的做法。

    郑汶对郑胜从司马畅那里“讨”来这东西长三四十里、南北长近百里的荒山都是颇有微词的。毕竟郑氏虽说是“拥有”了这片土地,但要承担在册民户的赋税,这笔交易就十分不利郑氏了。

    郑氏唯一能获取利益的点就是自己开垦土地,招募佃户了。

    这确实是长久之计,能福泽后代的好事,郑垣为此乐得还和他多喝了三杯酒。

    但是,郑胜现在这是在招募佃户吗?这样收租,郑氏还能有什么利益?

    郑汶苦口婆心的劝着:“克吴,一户百亩田收三斛粮好不好?三斛太多,那两斛半可否?总之,你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