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修渠(下)(第2/3页)  始于太康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众咳嗽一声,“世子,我们未必能招到三千人。我们自己的人自然无需多疑,随时可以开始。但附近郡县的人未必相信我们,毕竟我们不是官府,私人修渠,民众总是存有疑虑的。”

    郑胜咬牙道“人数不够,我们从顺阳、南乡招顺阳人总该是信任我们的吧”

    王众叹道,“是。但是,要老奴来主持修渠,老奴实在有心无力啊请世子另择主持大局之人吧”

    郑胜看着他,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他不同意修渠。因为主持修渠唯一人选,就是他啊。

    但王众根本不会

    郑汶也闷声道,“是啊,如何修渠,我们都不明白。这可是要命的大事,万一修不好”

    修不好浪费财力不说,住在那里的人和开垦的田地全都完了

    这样的事,王众实在不敢轻易接下。

    郑胜皱着眉头想,修渠不就是挖人工河吗很难吗但他想到夏天看到的那副场景,也不由担心起来。

    事实证明,三个臭皮匠还是赛不过有一个专业的诸葛亮。

    郑胜问道,“那么,南阳、顺阳总该有懂得修渠的人吧我们能请到吗”

    郑汶和王众对视一眼。郑汶仔细想了想,道“咸宁四年。荆州刺史宋庭重修过义阳的新野陂,这是我所知的,最近时间的治理水道之事。”

    “刚刚过去十多年,总有老河工在世吧”

    寻找河工的事,进行得很顺利。

    因为是重修位在新野的新野陂,郑胜找了县公司马歆帮忙。

    司马歆很愉快地答应了,之后,他顺利地找到了不少当年的参与修陂的人。

    其中一人,还曾是一任都水使者杜云的账下吏。

    都水使者,是晋国最高级别的专门负责治水的官员。就算是个小吏,也是经验丰富的小吏。所以,郑胜还是挺重视这位名叫计伦的老人。

    计伦年过七旬,佝偻着腰、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郑胜感觉如果不是他那个重孙辈的后人计开搀扶着,他会被一阵寒风直接吹倒。

    但计伦确实有真本事,他在听了郑胜的要求和规划,在图上画出了几条线,是具体的修渠线路,然后又给了他几条建议。

    “世子,老朽已经老了,上不了河堤。计开从小跟随我,对这些事的事也算有两分见识。修渠治河,像老朽这样坐在这里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郑胜同意了。计伦有这样的见识令郑胜肃然起敬。至于,计开的能力,他看看就是。

    有了计伦和一些河工的加入,王众开始主管全“领地”的事情。而郑汶继续忙生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

    从月前开始准备,到十月中旬的襄阳拍卖会,再到将佣工家丁聚集起来,已经是十一月前后。

    幸运的是,今年冬天不是特别寒冷。而明泉溪两岸的滩涂上遍布着高大的芦苇、杂草,是生火取暖、做饭的最好材料。

    他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明泉溪的上游。这个营地住着的就是虎卫营亲属和领地西南的几个小村子的佣工们。

    总数在三百多人的第四分队,要从这里开始疏通河道,沿明泉溪往下游前进。

    郑胜还是有些失望的,他从外县招募到的壮年男丁不到一千,再加上领地的七八百的男丁,再加上郑氏的家丁,总人数也不过两千稍多一些而已。

    郑胜打算再招人。但计伦表示,两千人足够了。

    既然如此,将这些人分做了几队后,分头开工了。

    原本,郑胜还准备让虎卫营也加入修渠的队伍里,但这件事被郑汶、王众所拒绝。然后,他也被郑汶严令禁止下河。郑胜很无奈,他并没打算要亲力亲为啊

    不下河,郑胜也要带人各处跑,名曰监督进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