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海丁顿校园,钱包回来了(第1/2页)  真好与哈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故事情节完全虚构,看官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静好到了学校餐厅门口,掏钱包要进去买三明治当午饭,这才发现自己的钱包竟然不见了,她在背包内翻了好几遍也没找到。这可怎么办?实在太饿了想要吃东西,再说,马上就要上课了呀!

    还好,一转头,竟看到房友李若诗正巧走过来,静好赶紧上前跟他借了10英镑,买了两块三明治和一杯热红茶。

    李若诗听静好说钱包不见了,替她着急,提醒她千万仔细一些。他猜测说,你钱包里除了有钱,肯定各种卡一大堆的,不光银行卡,也有学校的一些卡,什么学生卡、图书馆卡,还有公交乘车卡之类的。

    若诗说:“我自己丢过一回钱包,重新补办了所有丢的卡片,真是太太太麻烦了。”

    静好心里也着急,嘴上却说:“没事儿的,大概,大概是丢在一个、一个同学家里了。要么就是放在咱们家里忘带了吧。”

    晚上回住处,静好翻箱倒柜地找钱包,还是没有找到。她抱着翻腾出来的一摞讲义,琢磨着“钱包到底是放到哪里了”,这时候白天大雨中的画面一个一个地浮现出来,她怀疑是不是真把钱包忘记在哈瑞家了。发邮件问哈瑞?合适不合适?

    她赶紧翻看书桌上的课程表,确认第二天有十几个人的“小课”。如果真是丢在哈瑞家里,希望他能在上小课的时候把钱包带回学校。但是,如果哈瑞那里没有,那可就真麻烦了!

    夜色下,一扇邮差绿色木门内,客厅进门处宣纸球吊灯洒下的光很柔和,但是不够亮,不知为何客厅正上方的吊灯没有打开。哈瑞在家中茶几上发现了一个浅蓝色的皮夹子——logo他不认识,之前没见过,大概是个中国品牌。他拿起来看了一下,想打开,又似乎未经钱包主人同意,就擅自打开,不太妥当,在手里停留几秒钟,轻轻放下了。

    bbc的新闻一直在播放,声音很小。哈瑞喝着红茶,并不太专心地看着新闻。

    过了一小会儿,他忍不住又把钱包拿起来捏在手里,犹豫一下,还是打开了,他第一眼就看到了钱夹内放相片的地方,怎么是一张照片反着放在里面,背面朝外。他好奇,抽出照片,反过来一看:静好和一个男孩子的合影自拍照片,两张笑脸都是那么年轻,嘟嘴、贴脸、卖萌,傻傻可爱的样子。

    哈瑞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然后把相片原样反过来插进钱夹,合上了钱夹,轻轻把搭扣按上,放回茶几。

    之后哈瑞从沙发缓缓起身,楼上楼下翻腾着,找出好几个袋子,一个一个地摆在茶几上:一个牛皮纸袋子、两个漂亮的礼物袋、一个带几个字母的透明塑料袋子、一个磨砂的半透明塑料袋子。他琢磨着、试着,到底用什么装钱夹子,给静好送回去最得体、最合适......

    第二天在教室里上小课,十二个人上完课,陆续走了。

    这十二个学生里,最大的那位已经白发苍苍了,74岁,据说是在23岁那年停了大学硕士课程,现在又打算回来继续读下去,想要拿到学位,因为现在“既有时间也有精力”;最小的同学青春昂扬,22岁,比静好还小好多。大家都叫那位74岁的同学“皮特爷爷”。

    74岁的“皮特爷爷”,腿脚不太灵便,却不让任何人搀扶他一下,谁要扶他,他跟谁着急,硬是自己撑着拄着一根金色的拐杖一晃一晃出了门、下了楼。

    从窗户望下去,“皮特爷爷”正艰难地走去停车场,钻进一辆气派豪华的汽车,他把拐棍放在后座上,关了车门,豪华车熟练潇洒地倒退自如,“皮特爷爷”嗖嗖地开车走了。

    有同学喊静好一起走,去校园咖啡馆喝杯咖啡,静好故意说自己过一会还要去图书馆,让她们先走吧。

    眼看着同学一个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