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一起去伦敦 2(第1/2页)  真好与哈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故事情节完全虚构,看官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伦敦西区的那家电影院里,画面闪动,静好和哈瑞简直像是两个陌生人一般并排坐着,在看电影。

    不是新电影,是贾樟柯的一部《24城》,不要说哈瑞了,静好也没完全看进去。她不是没投入进去看,而是,看懂当然看得懂,但是电影并不是真吸引她。她之前并不知道要来看这么一部非典型的电影,她还以为会是武侠,或者当代中国故事片。

    说实话,这一点不奇怪,对于她那个年龄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大概不是太好看。让她这样一个中国人一动不动坐着看完也不太容易,何况哈瑞一个外国人。哈瑞挺不简单,还真一动不动看完了。

    在回牛津的火车上,静好尽力给哈瑞讲解着,一些时代背景的介绍还好说,电影中有些看起来生硬而刻板的衔接部分,她也没法给哈瑞讲出一个“花儿”来,说起来,有些地方确实有堆砌之嫌,当然也可以解释成是故意为之的;包括有些衔接似乎是比较粗糙的,当然或许真是故意为之的。

    不过,有一点是明显的,并不是想用电影来讲个故事,大概更把电影当做一个表达思想的工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成教化、助人伦——电影既是文和画的组合,那自然也该承载中国的文人精神和绘画思想。

    静好心想:就这一点,大概真难以和哈瑞交流,怕自己说不明白,也怕他不懂。于是,两人只围绕电影具体内容谈了一路。

    晚上从伦敦回了家,静好给在英国生活过10年的陈太太发微信,已经打了字想给李甜樱留言,又怕留下证据一样,犹豫一下,把文字全部删除,用了语音留言:甜樱姐,打扰你,如果他们英国人,突然跟某个异性谈到一些个人的私密的事情,例如以前的某段感情经历,是不是表示那人有些“想和此异性关系走近的意思”?

    算算时间,静好和陈先生这边是晚上八点,那么陈太太那边应该是凌晨四点,次日醒来李甜樱就给她回话了,静好放下电话,若有所思地去楼下喝水,正巧白老师爱人何老师在餐厅喝茶,静好又表情平静地向何老师问同样的问题。何老师是婚恋心理专家嘛。

    何老师说:“我认为,这至少应该算是“一个人主动向另一个人表达深入交往的意愿的信号”。

    静好心里咚咚咚跳起来,脸颊有一点发热和发红,不知道灯下何老师能不能看出来。

    何老师关切地问她,是认识的人遇到什么事情了吗?还是她自己遇到了什么事情?静好摇摇头说没事,同学和她偶然讨论到这个话题,她好奇,顺口问的。

    静好的小房间仅有十个平方左右,书桌上堆着图书馆借回来的八本书,还有上课的讲义,贴着各种彩色荧光条。静好翻书,用笔记本电脑登陆学校的电子图书馆,一直搞到半夜十二点半,她抬头看了一下挂钟,才赶紧去洗漱。

    次日还没醒来,陈太太就发了微信音频找她,一接通就说:“静好啊,我忙了一上午,刚刚才听了你语音留言,不管男的、女的,我认识的英国朋友确实比较多,如果按我的经验呢,他们突然跟别人说到了这些,我觉得当然是在向对方敞开心扉了!”

    静好“哦”了一声。

    陈太太李甜樱说:“他们不管男女,大多比较闷的,尤其男的,我感觉,轻易不说自己的私事。有时候女的还更喜欢和别人交流自己的事情。”

    静好又“哦”了一声。

    陈太太问静好:“怎么,是最近有人对你敞开心扉吗?哈哈。”

    静好否认说:“不是,刚听到朋友说起来她自己的事情。”

    静好这边早上七点半,两边八小时时差,中国时间早八个小时,陈太太那边是下午三点半,她很忙,静好听到有人喊她:“李总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