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2,哈瑞母亲又来了(第1/3页)  真好与哈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故事情节虚构,看官切勿对号入座,雷同纯属巧合)

    哈瑞一早就打电话过来,问静好好些没。

    静好说:“我觉得好多了,如果天气好,我想今天我可以出门到公园里走一走了,不知道您是否有时间。”

    哈瑞说:“是吗?能出门了,太好了!呃——,那个,我母亲今天坐火车来牛津,如果你健康情况允许的话,我们一起去火车站接她,然后回到我的房子,三个人一起做饭吃饭,好吗?”

    静好一听,马上压着嗓子、干咳两声,说:“我可能走那么远还是不太行,步行往返要四十分钟是吗?真抱歉,还有,咱们可以一起吃饭,不过,我可以建议您到外面吃意大利饭吗?我猜您的妈妈或许更喜欢意大利菜。”

    她心有余悸——再去哈瑞的房子一起做饭、吃饭?上次一次就吞了二十个饺子下去,撑得打嗝,难受得还不够?

    当然哈瑞已经说了希望邀请她和母亲见面,她回答说不见面又不太好。

    其实静好也猜到了,哈瑞希望用尽可能多的机会,加强大家的交流,多一些彼此的了解,他以为只有那样,两个人逐渐了解了对方的生活状态,才能避免以前“可疑食材和食品添加剂、坐牛车出门、有没有网络”那些奇葩对话再次发生。但是生活中很多事情,往往事与愿违。

    在意大利餐厅吃饭,静好脸上依旧挂着平静平和的微笑,哈瑞的妈妈也是一脸相当慈爱的神情,哈瑞很是周到殷勤,张罗着点菜。

    其实静好心里一直有根弦紧绷着——生怕突然间,一不留神,再被问到什么煞风景的话题,而哈瑞,也悄悄担心着。

    每人一道紫薯三文鱼既当菜又当饭,每人一份蔬菜沙拉或者水果沙拉,每人一碗撒了黑胡椒粉的番茄牛肉粒薄汤,每人一杯苹果酒,饭后甜点三个人点的不一样,是提拉米苏、苹果派和草莓芝士蛋糕。这顿午餐也还算好吃,吃得够撑的。

    吃饭间,哈瑞母亲说,自己最近查看了很多有关北京、上海的新闻报道,看到不少经济数据,这才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呀,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啦。静好笑了笑。

    哈瑞母亲说完了上海北京,又说起香港来,不过她总是说“ourhongkong”,也不知道她的意思是他们英国人的香港“我们的香港ourhongkong”,还是说她和静好、哈瑞,在座这三人的香港ourhongkong,还是大家的,所有人的,全世界人民的ourhongkong?静好听着有一点点别扭。因为香港回归后,英国政府喜欢干涉香港内政内务嘛,这个国内有很多报道。

    静好1985年出生,算算时间,她12岁那年香港回归,她受中国内地教育和新闻媒体影响,自然觉得那就是个中国地方,只是当地人都说着广东方言而已。而哈瑞的母亲,眼看就要76岁了,出生于1939年。一个接近80岁的英国人的想法,也许还停留在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姿态,在这个事情上,两人怎么可能一致呢?

    哈瑞已经感觉到空气中的一点不融洽了,他抬头悄悄看了看这两位,然后低头吃自己的甜点。

    哈瑞故意岔开话题,问母亲:“呃——,妈妈,您,这次和上次来牛津时间相隔这么近,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我刚才在学校,电话里也没来得及问您。”

    母亲说:“噢,我上次来牛津,在玉米市场大街拐弯过去的那个小家电商场里,*了一台小型的割草机,坏了。”

    哈瑞问:“坏了?这才几天?有两个周吗?怎么就坏了?”

    母亲说:“是啊,当时说是新加坡生产的,结果其实是中国制造的,是新加坡的一个授权品牌。如果当时别听那个店员的,买个欧洲制造的就好了。我家里那台大的,是我们大不列颠自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