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一章 动荡的开端(第2/3页)  1618:燎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前,孙承宗才得以看得清楚,皇帝比之上次见的时候,已经瘦弱了许多,剧烈的疼痛已经让他不能自已,虽然盖着御被,但剧烈的抖动看得极为明显,一旁的医官赶紧取了一颗药丸,皇帝不能抬手,只能由內侍服侍和水服下。

    三位尚书一字排开,跪在了御榻之前,谁都不说话。

    “皇上,龙体要紧,有什么事情就请直言,臣等赶紧去办就是了。”孙承宗赶紧说道。

    万历轻轻地摆了摆手,喘了口气,对着孙承宗道:“之前不听孙卿的话,以至于此,朕虽然后悔,但却已经无用。”

    “皇上万万不可出此不详之语,”一旁的吏部尚书刘一燝立刻进言。

    “朕的命数,朕自己清楚,”万历喘了口气,接着看了眼孙承宗,道:“孙卿,南京的捷报可送到了。”

    “送到了,吴王行营来报,江南提督官张子云已于三月十二日在巢湖岸边攻破了乱军的大营,共计生擒教贼一万七千余众,一众闻香教的传头已经于十四日押往南京,至此,闻香教之乱已被平定。”

    万历脸上浮现了一丝微笑,他点点头,勉强点了点头,缓缓地道:“下旨,赐吴王银五万两,授松江府两千户,加冯君晨安定伯,张子云,定远伯,授镇武将军,其余有功之人,皆赏。”

    三人都是一惊,这样的赏格虽然并不过分,但是之前因为设立吴王行营的事情,朝廷已经屡有非议,对于吴王虽然不敢多说什么,但是对于冯君晨和张子云,朝廷内外已经颇有别言。

    “皇上,近日来诸僚对于江南报捷一事,已经颇有微词,南京以及南直隶多有密报,说冯君晨与南京留守严玉二人相互勾连,专断行事,致使民怨四起,以致于有南直隶的士子联名上书,要弹劾这两个人,而有人说,这个张子云也与冯君晨颇有联系,南直隶的事情,是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

    还没等孙承宗拦,一旁的户部尚书韩爌便首先开口。

    万历皇帝越听脸色越是不好看,最后满脸怒容,双拳紧握,厉声喝道:“当初杨镐在辽东的时候,怎么却不说他专断行事,诸将怨声载道呢?如今闻香教平定,这倒是跳出来了,是不是见不得吴王立功?”

    “皇上息怒,”吏部尚书刘一燝赶忙叩头,“冯君晨与严玉在南直隶大肆逮捕官员,取缔民政,又私设学校,开兵营,种种迹象,都非空穴来风,张子云身为外将,与这两人交好,也不是朝廷的福气,臣等的意思,请调冯君晨与严玉二人回京,至于张子云,则可令其归于兵部之下,再行调查。”

    万历勉强支撑着身体,吼道:“朕授吴王旌旗节杖,令其专行大事,南直隶受其节制,冯、严、张三人不过是依着朕的旨意,辅佐吴王,南直隶的那些官员有密奏,难道这三人就没有密奏吗?朕倒是想问问,吏部和户部的诸科给事中们可有谁去看过南直隶十四府四州的那些官员们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刘一燝和韩爌面面相觑,万历怒火满胸,一时郁结,更是头晕目眩,不能支持,一旁的医官赶忙上前进言。

    “皇上,您龙体气血虚亏,不易动怒。”

    “臣等死罪!”

    刘一燝和韩爌这才恍然,便立刻俯身,口称死罪。

    万历皇帝也不说话,只是摆摆手道:“传朕的旨意,有敢私议江南军事以及吴王行营者,斩!”

    刘一燝和韩爌都愣了一下,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如此专断。

    “皇上,”孙承宗轻轻拜了一礼,“皇上圣体不和,如今闻香教大乱平定,正是大赦天下,为皇上祈福的大好时机,冯、张二人剿贼有功,理应封赏,皇上英明,臣等只要遵旨就是了。”

    万历皇帝立刻点点头,接着看着孙承宗道:“孙卿之言,甚合朕心。”

    万历缓了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