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1/4页)  奋斗在9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砺找到段主管说明来意,他这次来找段主管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问问小霸王电子厂是否有质量好售价广大消费者又能够接受的单放机耳机可以大量批发。第二个目的就是问问小霸王电子厂有多少外来务工人员,需要坐火车回家过春节的员工大概有多少,能否统计一下来个集体订票。

    听明白杨砺的意思,段主管没有因为杨砺很年轻而怠慢他,因为他自己也很年轻,能力很强,年纪轻轻就担任一家几千人电子厂的主管,工厂很多大大小小的事都归他管。

    段主管笑了笑,耐心地和杨砺探讨,“小杨,工厂普遍都快要放假了,你批发大量的耳机还能够卖出去吗?”

    “当然可以。”杨砺面带微笑,自信地说,“我前阵子累计销售出去几千台单放机,不过卖出去这么多单放机基本上是零利润。”

    “既然是零利润,你不赚钱还卖这么多出去干嘛,我们是商人,商人就得赚钱,不赚钱拿什么租厂房,给员工发工资,还有水电费,税收等等一大堆费用,做为一个商人做生意就得有利润,有了利润才能不断投入研发新产品,投入新设备,加快生产效率,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样子企业才能够实现良性循环,不断发展壮大么?”

    “段主管你说话可真有水平,每次和你说说话总是能够获益匪浅,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单放机零利润,可以不赚钱,先把这个消费市场培育好,让更多的年轻消费者都能够轻松买到随身听,拥有自己人生第一台随身听,一旦形成一种消费习惯,消费文化,第一台用坏了,或者产品更新换代,出现功能更强大,质量更好的随身听,这些消费者还会去购买,主机可以不赚钱,但周边产品赚钱,也就是从磁带,耳机,随身听保护套等等周边产品上赚取利润。”

    杨砺这样说,段主管沉思片刻,恍然大悟,眼睛中露出惊讶和兴奋的神色,用力拍打着杨砺的肩膀表示认可道:“小杨,你哪所大学毕业的,北大清华毕业的本科生都没你这种见识,你的一席话让我也受教了,你有这种见识实在很难得,要不春节回家过完年回来加入我的团队和我一块干。”

    段主管已经是第三次邀请杨砺加入他的团队了,不过杨砺依然没有接受他的邀请,有些不好意思说,“段主管,谢谢你对我的认可和鼓励,其实我就是高中水平,我的水平和能力还远远不够,我希望有机会先去高校深造几年,今后有机会我一定跟着你好好学习。”

    “嗯,那我等着你来和我一块创业。rb厂家生产的耳机质量的确非常好,不过售价也高,一般的消费者不会花一百多两百多去买一个耳机,一个进口耳机比咱们国产的单放机售价都高很多了,你说的这个主机不赚钱,周边产品赚钱倒是个不错的思路。

    小杨,咱们可以学习国外领先厂家的技术,不断提升我们国产厂家的技术水平,不断缩小差距,但市场策略,定价策略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得根据我们国内的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你今天提供的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不过你现在要大量采购质量好,价格适中的耳机目前我们厂无法满足你的要求,其他国产厂生产的耳机也是问题多多,也达不到你所说的质量和价格要求,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小产品用心做好了,其实也可以赚大钱。

    生产耳机的技术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突破这个技术瓶颈需要一点时间,我们厂的技术员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想最多在六个月内可以拿出比较满意的产品,如果产量上不去,定价也降不下来,和进口产品对比质量和价格没有竞争优势,这个产品就无法推广,因此降低产品售价,规模化生产,优质价廉的产品才是我们国产品牌的生存之道,是真正的竞争优势所在。”

    杨砺一开始也没把耳机当一回事放在心上,他按成本价大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