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可能实话实说、原原本本地把整个过程向你叙述一遍:“今天上午9:15分我召开了全体会议,讨论公司内部的问题,大概花了一个半钟头。接着我又单独和两位负责推销的代表会谈了一番,是关于下个月要实行的促销计划……”
    当然,如果是一位内向的实感型者,他也许不至于那么唠叨。事实上,内向型者正因其比较内向,所以他的任何性格特征都是很难分辨的--除了内向这一特征本身。不过他们终究还是会暴露自己的,只是这需要一些时间。
    切记实感型者一般是着眼于此时此地的,他们立足于现实,而直觉型者则普遍地着眼于过去和未来。对于同样一个问题“你这会儿感觉怎样?”实感型者会实事求是地回答“不错”,或“很累”,或“我头痛”;而直觉型者会从各种角度理解你这个“怎样”,做出一个犹如与他探讨人生目标似的哲理性回答,并且答案还有些“差强人意”。
    总之,实感型与直觉型有一些区别。直觉型者倾向于寻求事件、经验的意义;实感型者倾向于研究事物的各部分各方面。实感型者喜欢从事情的连续性理解其过程,而直觉型者惯于不经意地收集信息,还要加以自圆其说,附会某种“理论模式”。实感型者专注于“是什么”,却不在意“可能是什么”;直觉型者偏重于“可能是什么”,而对“是什么”无所谓。实感型者对空想的计划最没兴趣;直觉型者对具体详细的事项最不耐烦。
    根据行为决定性格的类型是最难辨认的方法,即理智过程和情感过程。换句话说,通过实感方式或直觉方式收集到的信息,并做出判断、评价和决定的行为,可以说是最具个人色彩。任何时刻要你说出某人的意见是客观还是主观,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分辨理智型或情感型也是如此。一般而言,情感型者是讨人喜欢的人。让我们再回到前面所举的那个例子上。你也许还记得你客机座位右边那位内向型男士,就算他是在表示拒绝和你对谈之时,他也是友好的,不会让你觉得下不了台。他不但不冒犯你,倒是因扫了你的谈兴,礼貌地向你道歉。就算是与陌生人相处,他也力求和睦,表明了他那情感型的特征。
    再看在你左边的外向型女士--她劈头就与你喋喋不休侃谈她的生活故事,乍听之下,令人觉得有些刺耳。谈到她那就学的孩子时,她提起她怎样拒绝孩子转到别的数学班,因为她知道那班老师会顺着她的孩子。这位女士解释道:“我对孩子说,越是严格的老师,对学生越有好处,等你长大步人实际生活时,才会懂得如何和这种人相处。”只根据自己的片面理由做决定,而不考虑他人如何作想,这是理智型者的一大特征。
    假如讲到这里时,坐在你右边的内向型男子感到非要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可,他会探过身来,用十足情感型的口吻说:“你不觉得让孩子既感到舒坦又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会学习得更好?我就常常觉得人们只有在心情快乐时,才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型者惯于客观地面对现实,所使用的语言听起来也往往有些生硬,似乎对别人的感受漠不关心似的;相比之下,情感型者则喜欢介入不相干的事,即使不是熟人也一样热情参与。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侠仗义,体贴别人的感情是一种需要,一种责任感,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愿为弱者打抱不平。理智型与情感型的区别因此也就一目了然了。在理智型者心目中客观第一,凡事分得很清楚;在情感型者心目中,和睦相处、一团和气放在首要。情感型者的想法常因形势而变,主观性强;理智型者一经决定便将其付诸实行,趋于稳定性和持久性。两者都有感情,但情感型者倾向于用情、感受情,理智型者倾向于察情、理解情。
    对于人的认识,中国古人就强调“将心比心”,但问题就在于每个人的人性是否一样?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听到,有不同的解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