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完美主义者在心灵深层潜藏了什么(第4/8页)  透视人性弱点22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执狂,表面上看来都相当坚强,即使处于逆境或危机时,亦不容易感到挫折气馁。但事实却不然,此一类的人,每当有某种变化或某种观念紧紧盘踞在脑海时,即无法轻易地脱逃出来。

    当我们犯了某种过错而遭遇失败时,通常都会产生恐惧害怕,但时日一久则自然消失;而偏执型的人却不会消失,反而形成心中的自卑或挫折感,同时他们也非常自私、自以为是,永远相信自己才是对的。换言之,他们认为世界的运转是以他为中心的。因此,无论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去解释。例如,工作不顺利或遭遇失败时,他们绝不会自我反省,反而不断地怪罪别人。因而导致下一次的失败命运。因此,只消仔细地观察此种人,将不难发现,他们的失败是原于过分的自信。此外,专制型的经营者或主管,也有类似的倾向。他们拒绝与部属沟通磋商,也不接纳部属的意见,更害怕自己的大权沦人他人之手。因此,举凡大小事物均一手独揽,事必躬亲。倘若其能力出众、以德服人,则事尚有可为;但如果他坚持情绪化地刚愎自用,遭致失败是不难想像的。失败之后仍不知反省检讨的固执性格,就会导致下次的失败,最后将陷于万劫不复之地。类此情形,可说是执著于一次失败的结果,却不思更改方式,只会招致更多的挫败。这种很可悲的事例并不在少数。一切只是因为这种人深陷于自我的人性弱点中不能自拔。

    这样就不难明白,专注于某种固执行为背后,往往有相当程度的自卑感。而由自卑感所发展出的固执行为,却容易使人走上完美主义的歧途。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手段与目的,常常和过程、目标相互倒置,甚至背道而驰。这种类型的例子,经常可以在学术界中发现,不少知名的学者皆有类似的倾向。例如,一位从事蚂蚱生态研究的昆虫学家,某日突然对蚂蚱后肢关节感兴趣。从此,终其一生都只研究这一个问题,而不再重视大范围的蚂蚱生态研究,忽略了原来的目的。

    当然,科学的发展,源自于踏实细致的研究及其成果的累积。即使是蚂蚱的后肢关节也有其研究的意义和研究价值;但就人生而言,耗费其终生精力去研究这样一个小小的枝节问题未免过于微不足道了。诸如此类的例子,皆是因固执行为所造成的。由此可知,坚持于方法、过程的固执行为,并不一定是其最初追求的目标。开会时坚持己见,并为自己辩护的人,与其说是固执于某一目标,不如说是拘泥于其方法与过程,因此,这些人会在问题告一段落后,仍喋喋不休地反复唠叨,并不惜耗费时间与精力一再讨论;但在下结论的重要关头,却又不知所措,这类型人的弱点很容易为人识破。尽管从外表看来,完美主义者几乎是无缺点的人;但事实上,完美主义者往往就是缺点的化身。

    他们总是对现状不满意,希望能够达到更理想的境界,是那种追求好上加好、未雨绸缪的类型。他们勤于动手做,也勤于动口骂,因为他们不仅严于律己,也严以待人。

    他们忠实可信,尽职负责,而且做事总是尽善尽美。因为他们有理想,所以总是无法满足现状。他们相当认同自己的理想。因此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常感觉到自己非常渺小。为了证明自己有提升自我的能力,且不希望听到任何对自己不好的批评,他们会要求自己表现的更好,让人们都以他们为榜样。

    他们的世界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他们的欲望、控制力、严谨、自信以及对一切事物的尊重,都是他们成功的条件。他们做什么事都力求条理分明,并且看重效率。他们会仔细地规划目标中的任何细节。但他们经常只知道工作而不懂得生活,对他们而言,工作本身的意义非同寻常,这使得他们被责任和义务所控制。他们常常会受某种内在感觉所驱使,使自己变得比别人更体贴、更周到。若仔细探索他们的内心,你将发现其实他们是想让别人依赖他们,养成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