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 命令(第1/2页)  穿越水浒之纵横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尘埃落定,大宋又一次进入了比较平和的发展时期。朝廷按部就班的发号施令,百姓们自然也都跟着新朝廷开始了一场全新的重建,大宋像是一只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的巨兽,很快就再次焕发出了崭新而旺盛的生命力。

    一切很快就回到了正规之中,不过半年时间好消息就接踵而至,让新朝廷越发的意气风发。赵栩在春节之前就处理了一批老臣,这些人有的贪污受贿,有的以权谋私,甚至还有几个人勾结金国,不过按照大宋一贯的作风他们最终都没有被判处死刑,只是被发配到了南州永不录用。

    当初的发配之地夷州已经被赵栩赐给了晁子孟,表面上看好像挺奇怪的,实际上这个地方也是晁节自己想要的,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台湾。而南州就是晁节从安南抢回来的地盘,现在也已经归于了大宋的统治之中。这里的生活也没有多苦,经过这些年的治理这里也和大宋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过这里的矿山比较多,把那些犯罪的人送到这里有的是活可以干,按照晁节的说法就是劳动改造。

    春节很快就在喜气洋洋中度过了,又过了几个月晁节的另外两个侧室又给晁节生下了两个儿子,晁节给他们取名一个叫做晁子仪另外一个叫做晁子胥,自然其中也有特定的含义,明眼人当然知道这两个名字分别指的是郭子仪和伍子胥,这两个又都是忠君爱国宁愿被放弃权利也不愿意和皇帝叫板的人,不过也有有心人在其中看出了别的问题。

    伍子胥自不用提,他前半生过得极为精彩,一手将吴国推到一个极高的位置,可是后半生他却非常凄惨,甚至还被吴王逼死,不能不说是个悲剧角色。

    而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不世之功,又一手扶植唐代宗登基,可以说算上是大唐的顶梁柱,可他晚年的时候为了避祸小心翼翼,不但扔下兵权遣散仆役,甚至还把大门常年打开任人随意进出,平民百姓可以随时见到这个战功赫赫的大臣,可他就是不见当年的部下。特别是在他的儿子郭爱醉打金枝之后,他想到的一件事情就是上吊,可以看得出这个老人在最后的时刻活的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可是晁节是这样的人么?他能任人鱼肉,能随遇而安?如果他真的是这样的,那现在恐怕根本就没有大宋这个局面了。他现在不但是大宋的武王还是几个飞地的实际控制者,而他在那些地方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武装力量根本就没有人知道,甚至有传言说他在那些地方的军事实力可以和大宋相提并论,有这样的力量握在手里他会想要上吊么?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有人一定要上吊,也绝对不会是这个人的。

    而一个人反反复复的用这些东西提醒自己和别人,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是非常难以猜测的,至少可以说他对自己未来的命运是绝对不看好的,要不然谁会用一些不得善终的古人给自己的孩子命名呢?

    不过晁节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人的胡思乱想,他现在最忙的事情就是第二次对军队进行改编,在他的计划之中大量淘汰只是第一步,而现在将这些力量进行正式合并才是最终的目的。

    第一批改编完毕的还是当初跟着他的老部下,他们都是之前没有参加平定叛乱和进攻西夏战争的,这些人本来心里都有点埋怨,可是当他们改编完毕之后他们马上就接到了来自于汴梁的圣旨和晁节的密令,当这个命令打开他们看清楚里面写的东西之后所有人之前的压抑心情全都一扫而空,再也没有丝毫埋怨了。

    那上只写了一句话“渡河!扫平伪齐!”

    自从晁节收复河南和山东之后,就和伪齐隔江相望。刘豫也没有和历史上一样连续向大宋发动进攻,他也看出了连金国都不敢和如今的大宋正面对抗自己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但他依旧在自己的境内大肆招兵买马筹备军力,准备应付随时都能出现的大宋北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