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还是有点重,尽管从朱元璋时期,就很注意在饮食上的养身之道,然而总体还是偏荤、偏油腻。
尤其是经过正统到成化这几十年之后,宫廷食物用度也越发奢靡起来。阿娇倒不是心疼那点银子,只是司礼监报上来的原材料里,珍奇异兽倒是很多,然而清淡点的小菜却是看不见。阿娇正在研究如何慢慢修改食谱,尤其是各路的大鱼大肉,实在让人经受不起。
牛乳是明朝后宫食用的一种特色饮品,阿娇本人是相当喜欢的,然而牛乳以及其制品只能在冬天的时候支取,夏天很难保存。至于那些酥皮的多糖点心,阿娇是比较敬而远之的。
免去了大量点心以及肉品的支取,阿娇倒是给朱佑樘留下了个节俭的印象。
对于两个盲婚哑嫁的人来说,饮食可以算是互相了解的第一步。朱佑樘每日都坚持和阿娇一同用膳,也对阿娇有了新的认识。阿娇并不重口腹之欲,菜品比较清淡,也经常让司礼监的人额外购买些市面上常见的果蔬,烧成的菜或汤也别有一番清爽的口味。
其实菜蔬新鲜更加重要,那些从各地运来的新奇干菜,也照样被阿娇打入了黑名单,从市场上买的其实就很好。而且明宫里面做蔬菜的时候,经常用荤汤、荤汁来熬煮,其实和吃荤也没什么区别,阿娇坚决反对这种烧法,也把这种比较纯的素菜摆到了桌上。
阿娇也觉得这体验是相当新奇,身为皇储,每天来陪妻子吃饭,皇家尤其是宫里面,这样的人还真算得上是稀奇。由于阿娇本人的意志坚定,朱佑樘也在不知不觉被阿娇本身的饮食习惯所影响。
冬春交际,时节菜并不多,倒是各地的新奇野味络绎不绝,间或两人也会互相交流一下民情风俗什么的。尽管宪宗朝的朝堂上多是些“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般的人物,然而朱佑樘也没有被养歪,学识还是相当过硬的。阿娇则不用说了,这几辈子下来,要是肚子里墨水还不够多,也太说不过去了。
阿娇的故乡兴济因为回人不少,所以出产羊肠子,有次朱佑樘还特意让司礼监的人做了呈上来。阿娇一面感慨着朱佑樘此人的细心体贴,一面又忍不住说道:“这些动物的脏器还是应当少食为好。”一言既出有些后悔,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管过界了。
朱佑樘也没在意,笑了笑说道:“若是你不喜荤腥,少吃便是。”
阿娇也回道:“妾身妄言,不过无论什么吃食,都应当注意适量,过犹不及。羊肠虽然美味,妾身在家之时,邻居老人也都说不可多食。一日之间,食量应有定数搭配,譬如荤腥多寡,素食几何,都要把握好度才是。”
朱佑樘笑道:“倒是引出了你这么一大串。不过也有道理,这冬日里素食不多,尽是荤腥,再加上素食用荤汤烹制,相当于满桌的荤腥,的确是有些过度。你还需要什么,直接和司礼监打个招呼就行。”
阿娇嫁进来的时候每天有一大份牛奶的份例,但是到了三月之后就没了,喝多了之后,猛地断了,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现在是多事之秋,算算朱见深就快驾崩了,就不要再多生事了,阿娇就把话题给转移了开来。
----------
总的说来,阿娇和朱佑樘一开始的相处还比较愉快,到了朱佑樘的生日的时候,阿娇还想了很久,应当送点什么礼物。
不过生日的这一天,朝鲜国来进贡,一下子转移了阿娇的注意力。阿娇也真是佩服这些朝鲜人,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带点破烂东西进贡,然后再带一堆赏赐回去,打秋风打得不亦乐乎,这历朝历代谁都不稀罕那块穷乡僻壤,倒是让他们祖祖辈辈一直扎根在那里。
现在整个国库也是非常空虚,旱灾要免钱粮,使臣进贡要送东西,地震要救灾,各地民变不管是安抚还是镇压,都需要花钱平息。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