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山村生活(第1/3页)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两个月后,杜萱瑾把自己想去的地方都游玩过一遍,空家里也多了一些各地的土特产和一些小玩意。三天后,杜萱瑾走进人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站,西南某省一个偏远小山村。下了牛车,谢过赶车的大爷,走了半个小时才到村口。

        大柳树村是杜萱瑾第一次支教时来到的山村,四面环山,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走出大山的人少之又少,整个村子很是贫穷落后。八年前杜萱瑾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村子里甚至都没有通电,山民们还都过着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可这里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民风淳朴,对于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大学生表示出很大好奇和热情。尤其是孩子们,对于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向往,杜萱瑾在这里进行了大概九个月的支教生活,直到新的老师来了这里才离开。离开这里后杜萱瑾把这里的现状和孩子们对外界的渴望都发布到网上,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后来跟老村长写信联系的时候,老村长告诉她有企业收购那里的土特产并资助附近的几个村子一起修了路,现在村子里通电了,有电视了,孩子们也可以上学了,除了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外,跟信一起来的还有老乡们送的各种山货。也是从这次支教后大概每隔一两年杜萱瑾都会到一些边远山区支教,并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

        走到村口,看了看四周没有人,杜萱瑾把为乡亲们购买的棉被,油盐米面,给孩子们购买的图书文具都拿了出来,看看手表,估计在等半个多小时孩子们就放学了,还是在这里等他们放学吧。要不然自己拿这些东西会惹人怀疑。

        大约四十分钟后下课铃声响起,远远看见一个黑黝黝精瘦精瘦的小男孩第一个冲出校门口,边跑边用胳膊擦流出来的鼻涕,看得杜萱瑾哭笑不得。小男孩跑到村口时看见地上放着一大堆东西,尤其是看见好多新书包,两眼放光,边跑边喊“狗娃,你们快来看啊,天上掉下来好多新书包”,把杜萱瑾忽略个彻底,一点都没有看见大活人一个还站在这里。

        “在哪里,鼻涕娃,书包在哪里”,随后就是叽叽喳喳,一群孩子跑过来,看见书包都不停的尖叫,同样的把杜萱瑾忽略彻底。

        大家跑到书包跟前才发现还站着一个大活人,都老实起来,诺诺不言。杜萱瑾看着这些孩子们,笑着说,“一人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还有一套图书,但是不准抢。还有就是谁去把老村长叫过来,我就多送他一支铅笔。”,话音未落,原先叫得最欢的几个男孩子争先恐后的喊“我去,我去,我跑的快”,一溜烟,5,6个男孩子没影了,剩下的都叽叽喳喳的说这个好,我要这个,哪个好我要哪个。看着一个个欢快的孩子,杜萱瑾觉得快乐也许就是这么简单。

        几分钟后,5,6个男孩子跑回来,后面跟着一位大约60多岁头发灰白的老汉,可不正是老村长。没等杜萱瑾开口,老村长就喊“是不是杜丫头?”。原来去叫老村长的孩子中有一个曾看见过杜萱瑾在这支教时候的拍得照片,杜萱瑾这些年变化不大,叫老村长的时候那个孩子就说是以前最漂亮的支教老师来了,老村长一想,可不就是杜萱瑾。

        “老村长,是我。”,杜萱瑾走到老村长跟前,亲热的摇着老村长的胳膊说。

        “怎么也不提前告诉俺们一声,俺好派人去接你,累坏了吧,丫头”,老村长嗔怪道。虽说几年不见,一点不见生疏,也是杜萱瑾给他印象太深,太好,也十分怜惜这个可怜的女孩子,支教的时候杜萱瑾一直是吃住在老村长家里。这几年每到过年的时候杜萱瑾也都会汇款给老村长家里,老村长也时不时给她邮寄一些山货。

        “怎么带这么多东西,你呀,这么大的人了,要学会节省着过日子。”,老村长走到跟前看到眼前一大堆的东西对杜萱瑾说道,看着旁边那群叽叽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