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谁说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第2/3页)  穿越时空的霸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京,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

    在张宪提着人头直奔顽兵的新衙门时,顽兵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顽兵踌躇满志地坐在殿上,刘润东、许向前和众将领列坐两边。

    顽兵说:“我们终于有了南京这样可进可退的地方了,我们必须爱护百姓,使之安居乐业,后方基石打牢,出战才无忧。”他掉头关照许向前再次下安民榜,再重申约束士兵的禁约。

    顽兵说安民榜王安先生已经草拟完毕了。

    这时游效忠带了一个高颧骨大腮、满脸胡须的人进来,一上殿就叫道:“元帅,我把你要的人毫毛无损地带来了。”

    顽兵忙降阶相迎,说:“不用问,一定是水师大将郑芝龙将军了?早闻你勇冠三军。”

    大胡子双手抱拳:“不才正是,败军之将,何敢言勇!”

    顽兵执着郑芝龙的手,把他拉到自己旁边坐下,说,将军主动投诚,使南京百姓免受屠戮,又使五十万官军投降,将军是立了大功了。

    郑芝龙说他早听说元帅是体恤民情的人,今天相见,果不虚传,往后愿为元帅牵马坠镫。

    “客气了。”顽兵掉头对许向前说,南京这名字不好,一听南京两字,就会让我想起弘光帝那帮腐朽找死的天八蛋,不如恢复叫原来的金陵或叫应天府。

    许向前称赞:“应天好!也可仿着太平府的办法,改南京为应天府为好,应天顺人嘛。”

    “好一个应天顺人。”顽兵很兴奋,说金陵这城市大、繁华,不比太平府,应天府可设天兴翼、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他回头叫赵安。

    赵安站了起来:“末将在。”

    顽兵吩咐他水陆都要管,金陵三面据水,要守卫好,将来要成为固若金汤的大本营,顽兵委任他为统军副元帅。

    这时刘兵来报,说有一个自称叫张宪的人,非要见元帅不可。

    顽兵扭头问郑芝龙:“听说过这个人吗?”

    不但郑芝龙,金陵人都知道张宪,此人中过举人,在这一带很有名气,刊刻过几本诗集,有才,有点怀才不遇,是个簿曹。

    顽兵说:“治国就是要儒士贤人,快请。”

    人们谁也没想到,上殿来的张宪竟手提四颗人头,还在滴血,众人吃了一惊,这哪像个文人儒士!他把人头咚的一声丢到地上,说:“儒生张宪参见大帅。”

    顽兵忙问这几个人头都是谁。

    张宪认出了康茂才,机灵地说:“郑将军认得,请他指认。”

    郑芝龙降阶一看,摇头三叹,连说可怜。他指认有白发的是鳌拜,脸上有疤的是达鲁巴思哈,长脸无须的两个是南明的叛将李际遇和赵之龙。

    顽兵问张宪,这四颗人头是先生亲手斩得,还是捡来的。

    杨宪说:“贵军突入内城时,我战场上捡了一把贵军烈士的枪,此枪果然神奇,不用点火,还可以连发,最重要的是枪管是纯钢制造、枪弹从内壁螺旋纹射出,此枪钢管不但不用担心炸膛,还有瞄准的准星,真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见此利器,激动之余,所以我就带了几个家丁,赶到凤凰台,鳌拜坐在胡床上还想顽抗,我出其不意,将他们四个射杀,然后斩得首级。”

    顽兵大喜:“谁说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张先生是榜样。”顽兵走到台阶下,说,“快把血衣换去。”并把自己的战袍脱下,替张宪披上。

    张宪说声“谢元帅”,坐在了末座。

    顽兵说:“就请张先生为应天知府,怎么样?”

    张宪自己都感到意外,怀才不遇的他,这不是平步青云了吗?他四下看看,包括许向前在内多有不忿之色,他连忙推辞:“在下何德何能,实在不敢居此要位。”

    顽兵笑道:“一介书生敢杀满清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