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谋士献策2(第1/3页)  穿越时空的霸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穿越时空的霸业最新章节!

    (如果看着还行,请加个书签收藏一下,支持一下兄弟,谢谢)

    此时的南明永历政权实际统治的地区只有广西的一小部分,随着清兵的步步紧逼。退无可退的永历皇帝朱由榔经过孙可望部的威逼利诱,只得答应册封远在贵阳的孙可望为“秦王”,当册封秦王的金册到达贵阳的时候孙可望欣喜若狂。并立即“奉表称谢“,孙可望在表书中写道:秦王奏谢。臣自入滇以来,纪年而不纪号,称帅而不称王,正欲留此大宝,以待陛下之中兴。此城忠心耿耿,矢之天日者也。

    孙可望在受封秦王之后野心膨胀,在贵阳大造宫殿,设立文武百官。任命雷跃为宰相,范鉱为吏部尚书,任僎为礼部尚书,万年策,程源为兵部尚书,张重为六科给事中,方于宣为翰林院编修等等。

    正月二十三日,孙可望迎永历皇帝到贵州安龙所,自己则在贵阳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孙可望将永历皇帝的大臣吴贞毓等十八人定为奸臣,杀害于安龙所。

    此后的孙可望更是权势熏天,野心膨胀。永历从昆明回到贵阳后,孙可望为了做皇帝的美梦,在贵阳更加大兴土木,把秦王府改造成宫殿,重修孔庙。为称帝做准备。

    为了网罗读书人把贵阳惠光寺改为贡院开科考试。录取陈世基等五十四人。

    此后,孙可望与大西军李定国彻底决裂,李定国率军抵达贵州安龙所,将永历皇帝迎回昆明。结束了永历政权在贵州被孙可望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时远在贵阳的孙可望已经是众叛亲离,只能守住贵州一隅。

    然后孙可望率十四万大军从贵阳出发征讨李定国,双方激战于云南曲靖的交水,孙可望大败,带领三百人仓促逃离返回贵州,此时孙可望彻底的众叛亲离,把在贵州的家底全部赔了个精光。刘文秀一路上不断追击。

    孙可望自知贵阳已经守不住,只得率众往东逃窜。进入湖南投降了清兵,至此贵州的领导政权又落入李定国手中,

    孙可望作为统帅,其治理军政民政的能力还是可圈可点,但是个人心胸和长期规划上显然能力不足。缺乏持久的打算,一心想要取代永历帝而称王称帝。

    永历帝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始终坚持抗清,成为全国各地抗清的精神支柱,孙可望处处想取代永历帝从而造成了政权内部的自相残杀和分裂,统帅至此,不觉让人长叹。

    李定国平定孙可望后,永历皇帝朱由榔让南明军、大西军,和李自成死后剩下的大顺军合作。

    自李自成死后,他的余部分为二支,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

    郝摇旗部护卫逃来广西的桂王居柳州,并出击桂林。年底,大败清军于全州,进入湖南。

    而后大顺军余部又同瞿式耜的部队一起,在湖南连连取得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

    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在广州的降清将领李成栋反正,清军后方的抗清力量也发动了广泛的攻势。一时间,永历政权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共有六省。

    现已我们可以依靠他们,在南面按兵不动,他们也不会打我们,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向江南发展。

    顽兵说:“正合我意。西面的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左梦庚,我倒不在乎,满清给他们四个都封了王,不过是个牌位。东面的朱以海、在钱来乐、王之仁的拥戴下,现在也称王了,国号叫什么?”

    许向前察颜观色地说:“国号鲁,建元隆武,都高邮。”

    顽兵冷笑一声,这年月,阿猫阿狗都称王称帝了。

    许向前趁机劝进说,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