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1/2页)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梅三娘气势汹汹的带着披甲门弟子过市,当然不是为了去救吴真。手机端https:

    且不说吴真本就触犯了法律,当众动手杀人。就是像吴真这种败坏披甲门门风的弟子,梅三娘那是真恨不得亲手杀了对方。

    但昨晚的事,闹得很大。

    或许魏国百姓还感觉不到什么,可在魏国朝堂之上,却是闹起了轩然大波。

    吴真昨晚所言,乃是诛心之言。

    说实话,庞涓败于孙膑之手,和魏国王室还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魏国当初那是真的全心全意支持庞涓,庞涓也的确很给力,带领魏武卒屡战屡胜,使得魏国雄霸于中原。

    吴真所说之事,乃是信陵君之事。

    披甲门门主乃是信陵君的门客,也是当世唯一一个还懂得训练魏武卒的老武卒。

    当初信陵君能够大败秦将蒙骜,带兵攻至函谷关,使得秦国不敢东出一步,便是新一代魏武卒之功。

    只是魏王忌惮信陵君威信太高,会威胁到他的王位,再加上还有秦国在其中挑拨离间,魏王便夺了信陵君的兵权,使得信陵君的攻秦大计功败垂成。

    自此之后,信陵君心灰意冷,回到魏国之后,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直至去世。

    信陵君死后,赵国认为攻魏时机已到,便以廉颇为将兵攻魏国,魏国无力防守,接连失地。

    但是赵国也因为君臣猜忌,赵王临阵罢免了廉颇的大将军之位,以至于廉颇叛逃魏国。

    后世经常有人提到临阵换将会影响军中士气,便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临阵换将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临阵换将的下场轻则导致战争失败,重则国破家亡。

    闲话暂且不提,信陵君被罢免军权后,虽然心灰意冷,但心中仍然挂念着魏国。

    信陵君知道,再让披甲门门主跟着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出路了,便让其脱离自己建立披甲门,培养弟子加入魏国军中效力。

    如今的披甲门继承的并非是庞涓的志向,而是继承了信陵君的志向。

    披甲门的很多弟子在门主的影响下,都是忠于魏国的将士。

    这可惜,忠心不是说的,也不是做的,而是需要靠演的。

    你说自己忠于国家,忠于君王,为国家立过汗马功劳,君王就会相信你是忠心的吗?

    若是一代英王当然没问题,可若是昏庸之主,那就绝对不会。

    要做一个‘忠臣’,首先就要会演戏。

    你可以为国家做事,但首先要学会为君王做事,要做君王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便如姜在娼后面前那般,你想让你的儿子登上王位,那我就帮你的儿子登上王位。

    反而如李牧这般真正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臣子,却受到了君王的猜忌。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而披甲门就是这般,他们忠于魏国,想要为魏国建功立业,但在私下里却不断的辱骂魏王昏庸无能。

    这不是什么秘密。

    魏国各方势力都在披甲门之中安插了眼线。

    原本这些事也只是在暗中,不会有谁愚蠢的将此事揭露出来。

    可吴真昨晚之言,却是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将披甲门与魏国王室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发了出来。

    披甲门门主被魏王扣留了。

    梅三娘脾气倔强,性格火爆,担心自己师傅的安危,不顾典庆的劝阻,直接带领披甲门一众弟子来到了魏王宫大门之前,嚷嚷着让魏王放出她的师傅。

    姜与玄翦隐藏在人群之中,看着眼前这出闹剧,想着昨晚的那把火终究还是烧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