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任何合作都是发起者在考虑好了自己的既得之后,才会顺带着考虑一下被邀请者的兼得。至于双赢?衡量完了双方实力之后一切都会明了。
在少梁城和上郡被交付给秦国之后,秦魏之间结成了时间短暂的联盟,两国在国境线上的地缘优势也来到了同一水平线。秦强魏弱,同样的起跑线便意味着魏国的失败。至于那短暂的和平,只不过是秦国在打磨爪牙之际所带上的伪善面具。可是不给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是在面子上更难看一点罢了!至于合作,还是找那些水平相等的对手来吧!至少在平等的前提下,不平等出现的几率少一些。
在瓜分赵国的军事行动被赵雍化解之后,始作俑者魏罃在大梁里面静下心来总结经验。
魏罃在心中算了一下,自魏国从霸主之位上坠落以后,现今能有资格争夺霸主之位的,也就只有齐楚秦三个国家了。齐国坐落在东海之滨,独享渔盐之利,可谓是富甲天下;楚国盘踞在长江两岸,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可谓是傲视群雄;秦国独享关中之地,四关紧锁,远离纷争,可谓是稳坐钓鱼台。从西到东,这三个国家的国土依次与赵、魏、韩、宋、卫、燕等国接壤。一旦这三个国家结盟,可以向任何一个国家发动毁灭性的军事打击。于是,魏罃的心中又生出了一个念头。
如今天下列国,称了王的也就只有楚国、越国、魏国、齐国和秦国这些曾经的或者现在的霸主,而燕赵等国都还未称王。如果自己再发动一次会盟,将这些国家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来称个王,那么不就可以建立一个以“抵抗霸权主义”为宗旨的联盟了吗?这些国家单独拿出来比不过齐楚秦当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可是加起来也占据了天下一半的人口和国土。最为重要的是,自己这次想要联合的国家,或多或少的都遭受过这些霸主的欺侮。因此,难兄难弟们在一起同舟共济,一同进退,大家在心里也不会有那么多小九九。如此一来,像上一次合纵攻秦那种出工不出力的事情就可以避免掉了。毕竟在这乱世之中,谁家敢保证自己不会遇到求人的时候?
如魏罃所想的那样,自己的提议一经公布,这些被强邻欺负了一肚子委屈的小国家爆发了!争相响应。到了称王的那一天,赵雍、韩若山、燕文、中山尚等四国国君悉数到场。
在席间,各国国君相互之间倾倒着苦水,只有年少的赵雍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喝酒吃菜,丝毫不受在场众人的感染。比起在场的各国,赵国这些年除过被魏国图谋过几次之外,赵国的国土便再没有遭受过什么损伤了。赵雍来此的目的,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父亲赵语那强硬的外交政策,改善一下同周边各国的那僵硬的关系,让赵国不再那么孤立。更何况,自己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和这群将行入木的老头子能有什么共同语言?
“诸位!诸位!魏罃有几句话要说,还望诸位兄弟给个面子!”
想当年彭泽相会的时候,魏罃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一人独自坐在高台之上,俯视着下方一干诸侯国的国君。他那时候只需要“咳~咳~”两声,场下的人便知道他要说话了,于是便会安静的竖起耳朵,聆听着魏罃的教诲。可如今魏罃却需要低声下气的向吵闹的众人讨要一个说话的机会,更是将年岁远小于自己的赵雍称作兄弟,这让年少的赵雍心生怜悯,一时间对魏罃的憎恨也没那么多了。
好在在场的众人也记得这个昔日的霸主,因此在魏罃开口之后,都很配合的安静了下来。
“齐楚秦三国横行霸道、仗势欺人,将我诸国视若棋子、随意把玩,着实欺人太甚!今日魏罃邀请诸王前来,是想与诸国结为兄弟之国,抵抗强权,共同进退!”
“魏王这话说得没有错!齐楚秦三国自恃强大,视我等为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