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改良机器(第1/1页)  章一凡于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于鸿的忧愁,章一凡全看在眼里,她知道于鸿担心着机器如果在旺季没有打开市场的话,很可能以后也没有机会了。她积极地开导着于鸿,从各个方面跟他交流意见。

    从于鸿那里得知,客户不选择他的机器原因是速度和精度要求达不到。章一凡想了一会,对于鸿说:“那我们能不能改良机器,提高竞争力呢?”

    章一凡的话让于鸿好像打开了新的世界,自己埋头苦干,怎么就不会从机器本身来出发,想办法提高销量?同类的机型,价格上我们没有优势,品牌上也没有占多大的胜算,唯有打破陈规,从机器本身来改进,才能在短时间内爆发惊人的力量。

    于鸿很高兴,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又像困在狭窄的山径,长满茅草,无计可施时,看到了希望和路,用手拔,用脚踩,不就生成了路吗?

    速度和精度是提高机器功效的关键,这也是行业的难题所在。于鸿跟工程师开始对机器改造。首先从工业传动带下手,把不同材料不同品种的皮带逐一实验,效果都不理想。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厂里不少员工都有微言了,觉得老板不去卖机器,天天泡在车间里对着机器敲敲打打,拆了又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于鸿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没有退却。最后,他们决定用先进的滚珠丝杠试一试,丝杆是于鸿在展会上看到的精密仪器里面新型的传动元件,可以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

    丝杆的高精度和高效率,注定了它的成本也是不低的,于鸿一咬牙,花了不小的价钱买了一批回来。小心翼翼地装上去以后,把所有的螺丝固定好,又仔细检查了几遍。准备工作做好了,接通电源,机器快速地工作了,噪音明显的降低了,而速度让人眼花缭乱。丝杆的磨损情况怎么样?大家不约而同地担心起这个问题来。实验结果显示,连续工作四十八小时后,丝杆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大家激动地欢呼起来!不懈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成果。

    但于鸿并没有满足于取得的成绩,如果机器仅仅是更换了皮带,那么很多别的厂家都可以做到,这并不是他要的改良成果。他要的是别人跟不上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在新一轮的销售中,脱颖而出,被人们所热捧。

    他没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出高速运动下精确定位、多轴协同运动控制以及自动拾取校正的高速机型。这样的改进必须得要求改进者对机器非常熟悉,软件的开发方面也能跟上,这就得另寻一个专业写软件的专家。

    于鸿拜访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但是不是能力不够,就是要价太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于鸿没有气馁,他表现得很有合作诚心和做好公司的信心,最终与一位行业里的佼佼者--程工,达成了合作。

    程工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付酒瓶底一样厚的黑框眼镜,穿一身朴素的工作服,跟普通搞科研的工作人员差不多。程工的名气在行业里是响当当的,不过很少能请得动他的人,他不屑于做厂里的工程师,也看不起那些为了挣钱,以次充好的老板。于鸿能让他加入自己的队伍,花了不小的心思。

    在待遇方面,于鸿答应每卖一台机器就给定额的回报,相当于单独购买程工的软件,但是必须不可以再转卖给第三方。这样的条件于鸿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但是程工接受了,是因为他看到了于鸿身上不服输的干劲,也看到了车间里为了不断创新而做出的改变,这跟他的工作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