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装上,然后再慢慢改进。”
安全问题无小事,黄丽安深以为然:“不用通知了,他就在楼上,昨晚没回总部。”
“又熬夜了?”
“嗯,五年磨一剑,为了搞plc和变频器,他都快成计算机专家了。”
“那让他再睡会儿,我们先去江总那边看看。”
进2号实验车间b区要换衣服,夏瑶对ct项目一直很好奇,也把钥匙和手表放进女更衣室储物柜,换上白大褂,套上鞋套,跟着二人一起通过安检门,走进一尘不染的无尘车间。
外面看跟nb电工和nb电器的厂房没什么区别,里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巨大的车间被一面面钢化玻璃隔开,头顶上都是通风管道,一盏盏日光灯把里面照得比外面还亮,几十个同样身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或在仪器前检查芯片,或趴在地上调试设备,或电脑前噼噼啪啪的敲击键盘……
b区中央的大钢化玻璃隔断里,摆着三台看上去与医院里差不多的ct机,但电线电缆和数据线接得密密麻麻。
一只被捆住四蹄,像是被打过麻醉的小猪仔,被一个研究人员小心翼翼地放到检查床上。等他走出测试间,带上可隔离电磁辐射的门,检查床缓缓动了,升高、前进,把小猪仔送到x线检测器下。
“检查床伺服系统正常!”
“扫描架伺服系统正常。”
十几个研发人员坐在一台台电脑前,监测所连接仪器和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和数据。一个四十多岁男研究员大声道:“进入扫描,开始计时。”
“高压电源工作正常。”
他们专心致志,对三人的到来浑然不觉,夏瑶刚看到显示器上出现猪仔的轮廓,一个研究员突然说道:“球管温度超标!”
“继续。”
大约过了两分钟,一个研究员回头道:“重建速度36秒,成像清晰。”
“比前天快6秒,有进步。”
江总工低头确认了下数据,面无表情地说:“小陈,断开电源,检查球管;小李,联系安软,告诉张总成像系统还需优化;小吴,把噪音和温度测试数据打出来,跟上次试验结果比对下,看有没有提高。”
身后传来“啪啪啪”的掌声,大家意识到章程三人的存在。
一别大半年,江总工激动不已,紧握着他的手问:“章工,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章程一边朝众人点头致意,边笑问道:“螺旋了?”
“螺旋了,”江总工重重点了下头,不无遗憾地说:“但成像速度太慢,国外只需要7、8秒,我们是他们是五倍。另外散热和噪音也有问题,还需要新的突破和改进。”
“半年就能搞出样机已经很不错了,大家辛苦啦。”章程走进测试间,指着刚拆下来的球管问:“这是我们的,还是人家的?”
江总工目光炯炯,不无兴奋地介绍道:“我们的,除了计算机和芯片之外,基本上都是我们的。您去年出国之后,我们组建了六个大项目组,分别攻关滑环与扫描架、球管、探测器、高压电源、成像系统和出片系统。花了近两亿,如果球管还用人家的,那我可真没脸见您了。”
“好,真是太好啦!”
章程走出测试间,朝众人抑扬顿挫地说道:“虽然与国际同行有差距,但差距没那么大。事实上诸位的进展让我震惊,我一直以为今年能把常规ct搞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你们不仅搞出了常规ct,还搞出了螺旋ct。
从常规到螺旋,从单层到双层,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速度慢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成像软件解决,相信散热和噪音也一定能够得到解决。等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直接上四层!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