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见好就收(第3/5页)  最强迅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丁先生,我想我们需要一套方案,或者一个相对合理的制造业发展规划。”

    “由工商科牵头,财政司、教育署、房屋署、生产力促进局、职业训练局和工业总会共同制定怎么样?”布政司长笑了,尽管徐娘半老,但两个酒窝还是那么迷人。

    刘思伟点点头,心照不宣地笑道:“再好不过。”

    “那好,我们正式开始,”布政司长一边翻看着文件,一边说道:“清水湾那块地,港府可以划拨。但由于科大建设费用超支,舆论对港府很不利,所以在实验室建设费用上,财政司只能提供一亿资助。”

    科大建设费用几十亿,到规模比科大稍小一点的nb实验室这儿,连人家一个零头都不到,刘思伟当然不能同意,笑问道:“陈方女士,您认为一亿港币能建成一个实验室吗?”

    “刘先生,贵实验室尽管是公益性的,但不是大学。”

    “一亿港币连添置实验设备都不够,更不用说搞基建了。”

    “贵集团能投入1亿美元设立nb创业基金,为什么不能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上再加大一点投入?况且根据贵方提交的申请,将来在接受‘委托研发订单’和技术服务是可以得到回报的。而且所研发出来的成果,贵集团有优先受让权。”

    章程能听懂粤语,但不会说,见布政司长朝自己看来,只能用英语回道:“基础研究成果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转化成经济效益,就像硅二极管,从发现到应用在集成电路上,整整用了几十年。至于技术应用有可能带来的收益,或许连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都不够。”

    搞研究就是烧钱,在座的心里都清楚。

    布政司与财政司对视一眼,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两亿,不能再多了,要知道这不仅是政府与企业合办的研究机构,还是贵方提出的。所以贵方需要承担一更多经费。”

    教育署代表接口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募捐。设立‘香港科学奖’你们募到一亿三千四百万。比‘忘我大汇演’为内地水灾筹到的善款还多。完全可以发挥贵实验室的影响力,再筹两、三个亿。”

    像挤牙膏似的,真不知道他们是在为纳税人负责,还是在为港府负责。

    章程没兴趣更没有时间跟他们讨价还价,起身道:“女士们、先生们,在继续这个话题前,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下nb实验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从设立到今天的短短几年里,nb实验室在学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成就。培养了近百位放在国际上也是最一流的年轻科学家。

    不夸张地说,它让香港这个全球闻名的国际大都市、大金融中心多了一张科学名片,让香港在国际科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而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比如韩国,尽管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迄今为止仍没能取得哪怕一个像‘碳纳米管’这样的诺贝尔奖级发现。”

    提及nb实验室的成果,来自港大的教育界代表不禁感慨地说:“章先生这番话一点都不夸张,值得一提的是,章先生和郭教授、沈教授几年前共同发现的‘巨磁阻效应’也非常了不起!他们的发现不仅为生产商业化大容量信息存储器铺平了道路,也为进一步探索新物理——比如隧穿磁阻效应、自旋电子学以及新的传感器技术——奠定了基础。”

    “可我们在技术应用上却止步不前。”

    章程轻叹了一口气。一边环视着众人,一边凝重地说:“如果当时有一个条件、设备和环境都非常好的实验室。如果当时有足够研究经费,那么这一发现会给香港带来几百甚至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教育署代表好奇地问:“难道其它国家在‘巨磁阻效应’的技术应用研究上取得了突破?”

    “是的,”章程重重点下头,确认道:“美国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