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元宵节(第1/2页)  苏寻清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因梦天宫仙娥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楔子

    正月十五日,上元节!

    昨日赴了庆功宴回来之后苏寻倒头就睡,说是酒量可以实际是没遇着好酒,这一趟趟敬酒下来苏寻还真受不了了。于是在清宁照顾之下早早睡下了,到了近晌午才起来。

    宿醉的影响就是昏昏沉沉,直到洗漱之后才清醒过来。突然一团白雪般的玩意跳到了自己身上,吓了苏寻一跳。

    “喵呜!”

    “小白!哎呀想死我了!都怪我不好把你给忘了!”苏寻见小白那幽怨的眼神连声道歉,都一月多没见小白了。

    “好啦好啦,你看你也生活的不错啊!都胖了!”抱在怀里感觉小白体重增了不少,看来这货的日子过得挺安逸的。

    清宁早就起来了,见苏寻和小白嬉闹着不禁笑了起来,这夫君还跟个孩子一样。

    “夫君,今日可是上元节!你可别忘了!”

    “上元..哦!元宵节!”苏寻才记起,这可是除夕之后最大的节日了。

    元宵起于前朝汉代,到今已经数百年了。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也有一说上元节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且不管来源如何,三国的百姓对于上元节都十分重视。楚国的百姓早些日子都已经忙碌起来,家家户户都开始制作花灯。从初八就开始了,直到正月十七才落幕。

    而且上元节的夜晚是没有夜禁的,整整一夜百姓都可在街上赏灯游玩。待在闺中的女子到了今日也都纷纷出门来,在街上享受难得的自有。常有女子今日相会情郎之事,倒也浪漫十分。

    徐府上下早已挂满了花灯,清宁也要自己做一个,只是她的手不巧,老做不好,只好拜托苏寻。正好何果也来徐府做客,就一起来帮忙了。

    这花灯种类繁多,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它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

    苏寻知道一种走马灯,通常是在灯中置一转轮,在其上贴好用彩纸剪成的各式人物、花鸟等形象,轮下点燃蜡烛,热空气上升,引起空气对流,使轮子转动,纸像也就随之转动,画面连续不断,十分有趣。此时已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