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惊鸿一瞥(第1/2页)  满城相思卿何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满城相思卿何在最新章节!

    “砍柴南山上,放牛清水旁,青草之上入梦乡,天地任我去清唱……”

    唐明皇李隆基天宝十年,在北方幽州的一座青山,一个长相清秀的放牛娃躺在山坡上,本是盖在他脸上的草帽已经滑落到一旁,阳光偷偷爬上了他的脸。

    “牛儿,是不是你给我碰掉的?”

    放牛娃突然站了起来,瞪向在他身旁正在吃草的老黄牛。

    老黄牛似乎很通人性,“哞哞”地叫了起来,好像是在反驳着什么。

    阳光完全洒在放牛娃的身上,使他看起来格外的精神。他看起来十分的瘦弱,面庞有些黝黑,身材不高,但双眼炯炯有神。此时的他已经转移了目光,不再看那正在吃草的老牛,而是盯向了太阳。

    “哎呀,牛儿,都已经是下午了,你咋不早点叫我起来呢?”

    放牛娃刚刚还在埋怨老黄牛弄醒了他,现在又怪罪老黄牛没有叫他清醒。可老黄牛呢,也只有“哞哞”的份儿,哪里会说人话呢?

    放牛娃把草帽戴在头上,拿起牛背上的小斧子,跑上山去砍柴。

    “砍柴南山上,放牛清水旁,青草之上入梦乡,天地任我去清唱……”山歌在放牛娃的口中唱起,有些悠然自得的感觉。

    这放牛娃虽然看起来十分瘦弱,可干起活来确实一点都不拖拉,很快就砍了很多的柴火,又很麻利地捆在了一起,背在了后面。

    放牛娃冲着老黄牛打了一个口哨,那老黄牛极为通人性地缓缓走了过来。

    “嘿,牛儿,要是平时嘛,我就骑在你身上了。今天不一样,我怎么能让你受累呢?”

    放牛娃摸了摸老黄牛的头,那老黄牛也十分地享受,很温顺地跟在身旁。

    放牛娃很快就走下了山,穿过绿油油的田野,进入一片闹市当中。

    “呦!这不是老孟家的二小子嘛?今天没少砍啊?”一个老大娘看着放牛娃呵呵地笑了起来。

    “那是,哪天砍的少啊?今天的都是山枣木,可禁烧了,大娘你要不?”放牛娃拍了拍身上的木柴,颇有些自豪地说道。

    老大娘急忙摆手,道:“二小子,大娘我家不缺柴火,你去前面转转吧,前面有人买。”

    放牛娃给了老大娘一个白眼,便吹着口哨往前走去。老黄牛始终跟在放牛娃的身旁,放牛娃停下来,老黄牛也就停下来,放牛娃一走,老黄牛也随之走去,好像是随行的保镖。

    “孟家老二,给你两文钱,你把这柴火背我家去咋样?”一个中年人问道。

    放牛娃想了想,又看了看身旁的老黄牛,说道:“三文,我马上给你背过去。”

    中年人咬了咬嘴唇,说道:“三文就三文。”

    放牛娃把木柴背到中年人的家里后,手握着那来之不易的三文钱,别提心里有多美了。

    可他不知道的是,比他更高兴地则是那中年人,中年人看着手中剩下的五文钱,又望着边走边跳的放牛娃,奸笑了一声:“傻孩子。”

    放牛娃这一路上不知看了多少回手中的钱,又看了看路边卖的烧饼,不禁心猿意马,口水都流了下来。

    “买不买?不买别把哈喇子掉我家烧饼上。”卖烧饼的小贩看了一眼有些衣衫褴褛的放牛娃说道。

    “谁稀罕这玩意,有啥好吃的?”放牛娃擦了擦口水,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毫不客气地反击道。

    这一番话倒是把卖烧饼的小贩给气坏了,可放牛娃早已跑远,他又能奈何呢?

    放牛娃的家在离这闹市不远处的一个小山村,在这中间有一片田野,乡间小路本来就不好走,何况还是骤雨过后,就更加泥泞。

    放牛娃还是边走边盯着手中紧握的三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