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碎语闲言话悲情8(第2/3页)  南明伟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那个时候去剿灭李自成也好啊,你钱都花啦,怎么也得听个响啊。左良玉说朱仙镇被李自成打得大败你怎么就能信呢?你让人家孙督师歇息两天,好好准备准备不行吗?好了,这回孙传庭也没了,剩下了吴三桂和左良玉隔岸观火,一个带领数万精兵游山玩水;一个占着武汉三镇坐拥八十万雄兵看着你死,你该瞑目了吧?

    这个姜襄更是在大顺军刚刚血战拿下代州后,就屁颠屁颠的主动找李自成去研究投降这笔买卖去了。代州之战那叫一个惨烈,李自成的主力几乎都打没了,据说损失了七万人。剩下的士兵大多肢体不全,身上带伤。姜襄却在大顺军最虚弱的时候主动送上门儿来投降,如果姜襄不投降,李自成肯定不会立刻主动进攻大同的。一个代州就让李自成的精锐死了一半儿,再加上北京城里花红柳绿的腐蚀和起义军内部的志向不统一,又有后来入京后发生的京城鼠疫,四个原因加到一起,就促成了大顺军的最后失败。

    只为了杀贪官发大财,没心思当皇帝,这是起义军中大部分头领的意愿。只有李自成、张献忠和李岩不这么想。其实高迎祥死后,起义军真正的灵魂人物不是李自成也不是张献忠,而是罗汝才。没有罗汝才张献忠根本不敢在谷城二次造反,没有罗汝才李自成也聚合不起百万大军。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才是这群流寇的脾气,是罗汝才改变了这一切,然而当李自成佣兵百万后,发现罗汝才等人根本不打算拥立他当皇帝,所以便杀了他。

    罗汝才的死,揭示了起义军的内部矛盾,这还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等占了北京城之后,这群流寇自己和自己都开始矛盾了。没有占北京,他们就是流寇,可占了北京坐了天下,人心就乱了,谁还知道该怎么玩儿?再说大部分人心里还是更习惯做流寇,大碗酒、大块肉、大秤分金银,想想水浒吧。当初起义军造反时,高迎祥就统领七十二天罡,张献忠统领三十六地煞,学的便是水浒那一套。

    代州的损失和京城的鼠疫造成了一片石惨败,然而这一切又绝对是必然。罗汝才这样的人只想当流寇,可李自成想当皇帝却没有脱离黄巢的影子。起义军领袖要想当皇帝,必须有治国的理论基础,不能瞎闹,均田免粮?均田是好事儿,可要说免粮,我就呵呵了。谁当皇帝了这么玩儿不只有等着最后喝西北风?大户也不是天天有的,哪有那么多钱等着被你抢啊。李自成的智囊团只告诉他如何得天下,却没有告诉他坐天下必须依靠儒家理论。

    所以世人才看到了起义军对明军的节节胜利和对清军作战时大踏步后退的奇怪现象。李自成是敢跟八旗打,但是已经打不过了。因为时间节点过去后,一切都起了变化,打明军之前他们还是流寇,打清军时他们已经是暴发户。

    再绕回来说姜镶,李自成其实心里很瞧不起姜襄这种人的,不过送到嘴里的便宜还是先吃了再说吧,大同一到手,李自成与北京的距离就只隔着一座居庸关了。崇祯最后怎么被那群信誓旦旦的,扬言誓死保卫祖国、保卫首都的大明朝臣们玩儿死咱就不提啦。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玩人者终被人玩。

    还是人家闯王仗义,觉得在去煤山替崇祯收尸之前应该先把这个造成崇祯之死的第一原因——老贼姜襄给剁喽。这时候太子还没被抓,也没提出让李自成杀尽大明官员的要求呢。大顺军进京,战术上姜襄肯定是第一原因,居庸关守将是第二原因,因为居庸关紧接着也投降了。吴三桂只能往后排,因为大同和居庸关若是不失,就不会有吴三桂的百年征程。

    这姜襄此时已献出了大同城,正坐在家里数钱和做梦呢。正寻思着闯王封给他个啥官儿坐坐才更过瘾呢。正在这时,闯王那边来人看他了,并且邀请姜襄去家里坐坐。姜襄当然会问一句:“闯王要我做个什么官儿啊。”来人没法儿回答,闯王其实肯定会告诉姜襄他能做个什么,闯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