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任命干部异议(二)(第1/3页)  第五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第五任最新章节!

    纪委记刘勇刚说:“史部长插手各单位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等一些具体事务,我们的一些单位负责人,私下里跟我说过,并且叫苦不迭,问我怎么办?我说,无论谁打招呼。最起码的要求,最低限度,起码要走完正常的程序和流程。否则,出了问题,纪委一定严查。”

    刘记说:“记得有一次,我跟史部长闲聊时,我跟他提起这件事。他跟我叹苦经说,他朋友多,亲戚多,亲戚朋友以为他当了什么了不起的大官,都来找他,他也是没有办法,摆脱不了,只有硬着头皮,躬着屁股做了。当然,我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话,我在这里说出来,大家姑妄听之吧。”

    我问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庭:“王主任,你对史部长的看法如何?”

    “就那样,一般般。就是感到他私心太重了一点,心胸太狭窄了一点,报复心太强了一点。”王主任说。

    我问县委副记、政法委记赵程大:“赵记,你刚才提到了史部长。提起他,顺便在一起说一下,聊一下,是很正常和自然的事,刚才刘记也说了。在我们县干了这么长时间,不可能不说到他。对史部长的一些看法,大家都毫不隐瞒地说了一下,你对史部长有什么看法呢?”

    赵记说:“史部长的话题,是我引起的。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我不是故意提起他的,也不是对穆千秋有什么看法,通过史部长来贬低或者贬损穆千秋。是说起穆千秋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下,以解除心中的疑点,以便更好地对我们的干部负责,对我们的同志负责。”

    赵记说:“关于史部长,虽然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们说的话,他也听不到。但在这里提起他,花点时间说说他,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对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还是很有裨益的。”

    赵记说:“我个人认为,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要辩证地看,一分为二的看,这是毛主席教给我们的方法。就工作能力来讲,不能把史部长说的一无是处。史部长在大型活动的组织上,在宣传造势上,还是很有一套的。他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强。我们县里的一些大型活动,凡是由他负责或者主抓的,都搞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像模像样。基本上做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上有字,上有名。”

    赵记说:“史部长被人非议最多的,就是在为人处世上。说具体一点,就是在那些工程项目、物资采购、人员招聘录用、干部升迁调动等事情上,就是在他认为有利可图的事情上。凡是他认为有利可图的事,就很有热情,很用心用力。凡是认为无利可图的事,他就不怎么上心。”

    赵记说:“我跟史部长共事一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问一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点刘记比我做得好,好歹刘记还问过他。”

    赵记说:“我以小人之幅,度君子之心想了一下。是不是他家里特别困难?但他家里有吃、有穿、有住房,应该不困难啊?是不是想弄一些钱,支援一下比我们更为困难的贫困山区?是不是想支助一下上不起学的学生?是不是想救助一些失学儿童?是不是想默默帮助一些伤残和失独家庭?是不是想帮助看不起病、住不起房的家庭?是不是想捐给红十字会、慈善会、希望工程?”

    赵记说:“可惜啊,我没有问史部长。不过,我对史部长还是有些想法的。譬如,我们信访维稳有件事,我们正在处理过程中。但不知道谁走漏了消息,新闻媒体知道了,若报道出去,有些负面影响。我就请史部长出面做做工作,先把这件事压下来。史部长虽然工作做了,但说的话,让人听了很不爽。”

    “他说了什么啊?”县长马志问。

    “史部长说,你知不知道?这些事都要花钱摆平啊。后来,我很少跟史部长开口,我们的什么事,我们自己想办法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