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零四章 迷你特许公司(第3/4页)  永历之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把参加叛乱的乱民送来两万抵军火钱,今年他们答应再卖两万农奴。

    三角洲上本身大约有五万户左右,大约十六七万人口。这里面五成是高棉人、近三成越人、一成华人,还有一成是各种各样原始部落。问题三角洲是开口的,不可能完全兜进来。参军司估计,能抓住七八成算好的。此外平原上还有两个华人小势力,他们有大约三万口,其中华人七八千口。

    这些乱七八糟加起来,约莫也有近五十万口,光这些可不够。这些都是沙子,如果没有粘合剂沾不上,还需要台湾往里掺粘合剂。就是说着国语,熟悉台湾规矩、律法,以当国人为荣的基础户。王浩给民政和警务下的指标,是明后两年七万户十五万口,这是民政最大的指标,也是民政官员最吐槽的东西。

    基础户有三个来源,其一穷困户,问题台湾刚刚新建,所谓的穷困户少之又少,基本都是没劳力的家庭,大凡能干活的都不贫困;其二奴隶释放户,奴隶大头都在建设司和工商司手里握着,就算释放了,也只算台湾指标算不到各县厅头上,县里最多把清国雇工忽悠一些充数,这还要抢得过工商司才行;其三分家,家里第二代三个男娃子的,长子必须分家,算单身户送过去。问题都督府要求各地这么干,又说不能强迫,这可怎么搞……

    家里两个男娃的,也要尽量说服分一个过去,这个更难!家家有二三十亩肥田,家里四五口人地税又轻,民户们纷纷表示生活很好,感谢官府老爷们,俺们家没有分家的打算……

    民政司的官员们要疯了,他们纷纷向上提困难,可是说这些矫情话没用,拜一直延伸到村甲的管理制度所赐,岛上是按季度统计人口,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按月统计。台湾岛上去年生了四万七千多娃,今年六万七,每年出生数一直在递增,大都督府认为,两年分出十五万口对岛内不会产生实质负面影响。

    除了人口,更难的是钱。连续两年财政预算、结算都挺好,每年有近百万圆盈余,这还是不计算单独调入欧洲的金币、货品的账目,那个单独记账哪里都不归。

    但百万圆对这个项目实在是毛毛雨,财政司到处加加减减,做出了明年起每年一百二十万圆的专项费用,连续三年。三百几十万还是小家子气,三年后大约要百万人口,人均三圆又能干的了什么,王浩大笔一挥,发行南海开发专项债券六百万圆,三十年期限按年计息10%。

    这笔债券将会在都督府各地和驻大清国各商馆内发行,连驻樱岛的对日商馆都分到指标,他们要卖十五万给倭国走私商……

    这笔钱加上勉强可以启动了,但王大人觉得还不够,岛内这十五个县厅开发,因为投入海量无偿劳力,历年的总投资额实在没办法算清楚,方司官认为超过两千万圆,甚至接近两千五百万圆。

    比照这个数字,千万圆能启动三角洲建设没有问题,但是不管城市,还是道路、堤坝等硬件投放,肯定到不了台湾这个水准。王大人的应对方法是开银行。

    “老钱,从年后开始,你把精力逐步转到金融上,再过度一年,后面你统管财政。”

    这个年代,全世界最成熟的银行体系在阿姆斯特丹,荷兰人玩的最熟练。英国人还要到1696年才开出第一家国家级银行—英格兰银行,台湾打算强行超车。因为计划仓促,从荷兰挖个大角干这个实在来不及,王浩一面紧急把消息带去欧洲,一面直接把巴达维亚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支行大班挖过来。

    “咱们第一家银行,将来会是国家银行之一,具体怎么发行本票、汇票、怎么建账怎么评估,回头这位安德鲁先生会慢慢和你解释,我先说下发钞票的事情,第一家银行我打算发行纸钞。”

    这家银行定名‘南海建设银行’,总股本五百万圆,财政司拨付部分金币占股25%,王浩打算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