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六、没结束(全文完)(第2/4页)  农女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八分之一的胡人血统,虽然外貌特征已经看不大出来了,但总要比汉人肤色稍白一些,眼窝稍深一些,鼻梁稍高一些。这四个小姑娘中,长得最漂亮的,应该是像朱肃锦最多的二公主朱敏艾。

    但太上皇说大公主最好看,那么大公主就是最好看的,这一点没人敢反驳。

    好在大公主不仅继承了元后的容貌,也继承了她好的品性,再加上皇后的教导。大公主一点都不恃宠而骄,相反还很是端庄有礼,谦让弟妹。

    大公主摸摸珍珠娃的小脸说,“呀,好俊俏的小弟弟。”

    二公主拉着珍珠娃的一只手说,“弟弟的小手好滑,凉凉的,摸着就舒服。”

    三公主没说话,只笑着不眨眼地看。

    四公主说道,“这个弟弟真漂亮,比信哥哥还漂亮。”又问朱敏艾道,“二姐姐,我说的对吗”

    二公主又看了两眼珍珠娃,说道,“这位弟弟跟信哥哥一样好看。”说完,还讨好地向信信笑笑。

    信信的小脸有些红了,老成地说,“男子汉,比本事,不比容貌。”

    二公主又赶紧说,“信哥哥的本事也是最大的。”

    信信听了高兴得不行,又怕别人笑话他们两个,赶紧转移话题说,“看看,这是松鼠妹妹,可不可爱”

    松鼠妹果然又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过去了。

    见他们如此,连钱亦绣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她也会面临儿子早恋这个问题。这在前世是孩子们的禁区家长们的难题,但在封建的古代好像又见怪不怪。

    不过这几位公主中,若一定要让她选一个儿媳妇,最佳人选还是二公主。

    大公主太得宠,她的相公和婆婆都不好当。三公主看似胆小,心里的鬼主意却不少。四公主太直接,也有些好强。只有二公主,不止信信喜欢,还长得好,脾气好,性格最像黄灵儿。

    不仅她有这个心思,朱肃锦也是这么想的,还经常有意无意让钱亦绣和梁锦昭做好结儿女亲家的准备。

    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梁锦昭低声对钱亦绣和朱肃绩说,“太上皇不仅把几位公主,杨太妃、赵太妃带来了,还把编撰通鉴的两个翰林也带来了。”

    倒是个勤勉又能找得准自己位置的太上皇。

    朱肃绩虽然少年丧母,也没有得到多少父爱,但在政事上还是比较顺利。不仅他本人能干,知道百姓疾苦,又得到许多忠良的辅助,更有这位厉害的太上皇为他保架护航。

    这几年,钱亦绣对太上皇的印象大为改观,也极其倾佩他。他今年也就刚刚五十岁,正当壮年。但自从五年前禅位后,他真的就洒脱地放下了手中的权力。除了特别重大的事物,基本不插手国事,天天含饴弄孙,其乐融融。

    原来,钱亦绣一直觉得他从小追逐权力,又受过那么多的苦,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对来之不易的权力应该比一般人更眷恋更不舍。可是,他竟然就这么放下了。他放下权力肯定有外人所不知的原因,但他能做到这一步,这个毅力非常人所及。

    上年起,他除了逗弄孙子孙女,又开始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就是领着几个老翰林编撰通鉴。梁老国公、潘老太爷等几个老臣虽然没有执笔,也算编委,经常被请去出出主意,提提自己的见解。当初还想请大名士潘驸马执笔,但被潘驸马拒了。他的说辞是,“臣早已立誓,不再妄言国事。”

    当钱亦绣听说这件事后,又不得不为太上皇竖大拇指。没想到,这个历史也会有人编撰这部巨著,竟然连名字都跟前世历史长河中的那部巨著相似。那部资治通鉴,可是被前世的人喻为最强史书。

    太上皇虽然不干涉儿子的治国方针,家事却不少管。主要还是关心朱肃绩的子嗣问题,这么多年了,皇上还是只有一个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