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顶撞(第1/5页)  嫁给奸雄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楼里,攸桐两只手笼在袖套,正挨个看厨房的瓦罐汤。

    这套瓦缸和瓦罐是她上回出府时买来的,做工极好,回府后便叫仆妇们收拾干净,腾出地方摆放整齐,先做个冬瓜排骨汤和老鸭笋尖汤练手。

    昨晚睡前她就叫厨房里生火,拿木炭慢慢煨了一夜,这会儿瓦盖未开,香气却已四溢。

    等晌午时拿出来,滋味必是绝佳。

    春草跟在旁边,试着碰了碰瓦盖,烫得赶紧缩回手,口中啧啧叹道:“少夫人真是愈发能干了,这几个月做的美味,可比我前十几年见的都多!回头若是夫人知道了,得知少夫人有这般才能,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定会很欣慰。”

    这夫人自是指京城里的薛氏了。

    攸桐闻言,笑了笑道:“母亲那儿事情多着呢,不必事事都拿到她跟前叨扰。”

    口中如是叮嘱,心思却忍不住飘往府外。

    秦良玉的身份,她回府后很快就查实了。那位是秦家老夫人的心头肉,年节前后必定不会远游,看那日的情形,为人和善,也是个痴迷美食的同道中人。等她做好了毛肚,便能设法问出那位庖厨的住处,寻个助力。

    不过这些都还远,近在眼前的是回京的事。

    当初满城风雨,骂名如潮,她虽找回了一点点场子,在旁人眼里,仍是被许朝宗抛弃、灰溜溜出了京城。如今夫妻回门,明里暗里,还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事隔一年,徐家已不似当初时刻戒备,洗清名声的事,也该慢慢铺垫起来了。

    当日去国公府赴宴时那些阴阳怪气的诋毁议论,她可全都记着。

    攸桐正暗自盘算,忽听外面一阵脚步声,烟波匆匆跑了进来。

    “少夫人,寿安堂传话,请你过去一趟呢!”

    “什么事?”攸桐理了理衣裳,出得厨房,就见院里站着个丫鬟,是老夫人身边伺候茶水的,颇得脸面。这位亲自跑来,看来事情还不小。她没打算招惹得罪长辈,便没耽搁,带了春草在身边,便跟着往寿安堂走。

    到得那边,气氛有些古怪。

    攸桐自问没做亏心事,那传话的丫鬟又没透风,便只当是府里出了事。

    谁知进到屋里,就碰上了老夫人满脸的怒气。

    老人家年近古稀,满头银发,坐在炭火烘得人几乎出汗的屋里,仍裹得严严实实。秋香色团花的锦衣,外头罩着比甲,额间暖帽有点歪,脸拉得七尺长,满脸的皱纹都快被绷直了似的。

    见着她,没等攸桐行礼问安,便将眉间皱出沟壑。

    “怎么这样慢!”她皱眉不悦,径直问道:“初七那日,你可曾出府?”

    “出去过,也跟夫君商量过了。”攸桐边答边行礼。

    “去了双桂街?”

    双桂街是攸桐那日马车出事的地方,因街尾两株桂花醒目,所以攸桐记得。

    遂颔首道:“确实去过那里。”

    老夫人又问了马车轱辘掉进沟渠、去酒楼用饭的事,跟苏若兰的言辞悉数吻合。她被苏若兰谗言所惑,先入为主,认定攸桐跟人同屋而坐,过后又议论秦家公子,定有蹊跷缘故,见事情大致对得上,当即勾起怒意来,拍着矮几道:“做出这样出格的事,你竟不觉得惭愧!”

    攸桐被她接连责问,听见无端斥责,也觉不悦。

    碍着对方是长辈,没露情绪,只抬眉道:“老夫人这是何意?”

    “秦二公子那是怎样的人,满齐州城里谁不知道?走在外面,多少眼睛都在盯着。你在京城怎么胡闹我不管,既然嫁进我魏家,就该安分些!南楼里的东西还不够你使,非得去外面逛?吃个饭都不肯收心,招蜂引蝶,将我傅家颜面置于何地!”

    一通指责,招蜂引蝶四个字针一样刺进耳朵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