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言(第1/2页)  暗的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暗的潮最新章节!

    我是一个资深写作爱好者。

    不过一直以来钻研杂文、公文以及古诗词比较多。

    曾经写过几部烂尾,因为把握不好尺度被和谐掉了。

    我记得小学老师给我们讲过何谓。“里一定要有社会的影子。批判也好,讽刺也罢。如果不能从一部中展现出人生百态,那所有的文字就是故事。”老师大概如是说着。

    我知道,要写出一部好的务必要有阅历。阅历是啥?年龄、经历、知识等等。

    我一向自诩比较成熟,因为觉得经历远远多于同龄人。

    大学时期对于的尝试点到为止。那时我才发现,一个能够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头秃的作家值得我钦佩。

    我逐渐理解了三胖子(南派三叔)的无奈。

    我曾与好朋友们聊过我的想法,什么是我认为最好的书呢?

    大概想法如下:无限接近于生活,却又不是生活;无限接近于身边,却又是改变过的身边。有形形色色小人物的塑性,有每个人为了尊严在苦苦奋斗,有各个阶层的生活写照,有积极以及变态的心路历程。就好像触手可及,却又经过艺术加工,遥不可及。

    我一度认为郭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金庸先生的文笔太好了,符合我心中对于的全部幻想,以至于对电视剧感觉到索然无味。

    前些日子。趁着工作不忙,我看完了东野圭吾先生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独特的写作手法让我耳目一新。

    多线叙事,层层递进,不落窠臼。这是我的感受。的前几章也许很难读进去,但是整本书读完之后,才发现这张织成的大网包罗万象。

    不过由于文化差异,很多日本的民俗我无法理解,所以对于的感受有些偏差。

    因此我想到了去写一部涵盖着中国文化的推理。我把这部书拿给朋友们看过,他们告诉我,在其中读出了东野圭吾先生的影子。我略微的有些满足。

    书才写了五天,读者没有几个。但是所有人都在向我反映,书的前几章很乱,没有题目,没有主线,没有主角。

    但是这些恰好都是我故意设置的。不过想到读者们的胃口,我无奈把前两章变成了引子。

    我想大致谈一下我将在本书中作用的写作手法。

    1、大概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但是有些章节会用类似散文的写作风格。这样的章节用于引出新的线索以及故事。

    2、我会使用很多插叙。部分情节进行得很快,但是后面都会利用回忆的手法讲出来。

    3、这部书的主角我不会有任何的直接描写。所有关于主角的一切都通过第三人的主观印象表达出来。

    4、我也会使用多线叙事手法,去编织一张网。有不少读者朋友反应我的景物描写太多,不过说实话,这些景物正是安插着暗线的段落。

    5、章节名称我依然不会设置,是为了保持推理的神秘感。题目是篇章的主旨,如果太契合,肯定会泄露秘密;如果随便起一个,又不会有什么意义。

    6、我是一个哲学爱好者。书中会时常伴随哲学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有关书的主题。

    7、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也不知道内容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否会偏离正轨。所以我会一边写后面的部分,一边修改前篇。

    8、我读东野圭吾先生的著作时,有一个感受——压抑。且出场人物太少,可能每个人的形象不够突出。当然这完全是个人看法。所以,我想在压抑中增加一些起伏,并且用各色人物的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笔者拿起笔杆子很久了,但是在推理界还是一张白纸。bug也许会很多,请诸位多多指教。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