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章 孙传庭的彷徨(第1/2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行积井径,孙传庭策骑马上心情沉重。虽然这次得以脱离险境,但他对于未来的道路却充满着迷茫。此次,他迫于军粮的困境将计就计逃离洛阳,但洛阳失陷于闯军,势必会让李自成的声势更加浩大,将来平叛不知还要花费几年时间。

    而且,闯军暂时撤离洛阳这段时间,孙传庭还得到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新冒出来的辰军占据了山东,并向江淮一带扩展。如此一来,孙传庭的军粮必须全部依靠自己关中之地。但是关中经过高迎祥他们几年折腾后,人口已经不足三百万人,孙传庭主政陕西的三年时间,费尽心机才将关中恢复了一些元气。这点元气也仅仅够守住关中罢了,但要支持孙传庭继续招募新兵去收服河南就没有可能了。而现在的天下乱局,不仅仅是河南的问题,而是全盘乱战。

    朝廷那边,经过去年的清兵入寇和锦州大战风波,已经没有任何财力给这些关中西秦兵发放饷银了。现在,朝廷连西秦兵何去何从都没有诏令了。孙传庭现在先决定绕道河东,再通过风陵渡和坂蒲津回到关内。

    一阵马蹄声打断了孙传庭的思路,他回头望去,只见一位二十左右俊朗青年从后队带着随从策马来到跟前。此人是福王朱常洵的世子朱由崧,在孙传庭印象里,这是一位健谈谦虚的青年,正儿经的朱家血脉宗室子弟。

    朱由崧向孙传庭拱手拘礼,带着请示性的态度说道:“孙总督,这一路来,由崧一家给总督大人添麻烦了!”。

    孙传庭和气道:“世子客气了,世子说服王爷随军离开,让孙某才没有后顾之忧。福王殿下身子好些了吗?”。

    福王朱常洵是安于享乐的人,既没什么才能也没什么见识远略,这次孙传庭撤军离开时,还被这位福王殿下所阻拦。朱常洵,这位福王殿下以藩王无圣旨不得离藩为由拒绝离开,同时也阻止孙传庭离开。理由是孙传庭作为朝廷命官,理当护卫自己安全,要孙传死守洛阳城。至于粮草的问题,他管不着,也不想管。

    最后,还是是指朱由崧劝住了福王,临走前,这位世子先将王府里的金银财物通过先斩后奏分发了十多万给西秦军的士兵,这才解了孙传庭欠饷危机。最后,把那些无法带着的财物,还果断的留给闯军。然后,他又煽动了王府的护卫和管事们,连哄带骗的将福王一起带走。

    孙传庭对这位世子爷的感观很复杂。这位世子在李自成围城的两个月里,就经常往他的总督行辕跑还在几次攻城战中,带王府的卫兵登城助战。经过这段时间的套近乎,孙传庭多少感觉到朱由崧的心思。客观的说,孙传庭还是很赏识这位世子爷,有才华有胆识,而且待人谦逊,就像现在是这样的。

    不过,孙传庭不敢与他走的太近,他骨子里是传统顽固的忠臣,他所效忠的一直是安坐在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即使这位皇帝已经几个月没给他来旨意诏书了。同时,孙传庭又不好直接拒绝朱由崧的亲近,因为他刚刚承受了对方一个大的人情,如果马上过河拆桥翻脸就不认人,他自己也觉得过于不去。

    孙传庭知道福王的这个烦还没完,因为在这个天下局势动荡的关头,他带着一个身份贵重的藩王到处跑,是个非常容易惹人非议的事情!福王虽然愚蠢无能,但他身份太敏感了!这位爷差点就成了万历朝的太子,因为他母亲郑贵妃的缘故,万历皇帝爱屋及乌喜欢这位老三朱常洵,反而不喜欢老大朱常洛。

    万历朝大名鼎鼎并旷日持久的的争国本的几个主要人物,福王就是其中之一,太子的人选一直是在他和长子朱常洛之间争议不休。在文官集团的拉锯战坚持下,老大朱常洛登上了太子之位但事情还没完,后来发生三大案的梃击案c红丸案c移宫案之中,前面两个案子都多少牵扯到福王身上。虽然以朱常洵的智商,是没有可能谋划这些事情,但谁叫他是郑贵妃的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