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二章 撤退的艰难并不亚于进攻(第1/2页)  夏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猫扑中文 )

    军事演习的本意是好的,就是威慑苏联,警告它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行动。可说到底,这些威慑无疑需要讲究策略。若有所指地口头说说是一回事,要不要兴师动众,明目张胆,实际履行,却又是一回事。否则,适得其反,就是刺激挑衅人家。

    千军万马挤在一起,万一擦枪走火,这还了得。假如苏联就此借口向我发难动武进攻,凭苏军当时的实力,毋庸讳言,我军是阻挡不了它的。

    我国已在西南边关与越军打得热火朝天,如在北方再开辟新的战场,而且是跟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这形势的严峻几乎已到了决定国家命运生死的边缘。

    泱泱大国,不乏治国治军的将帅,军事演习很快被一位德高望重富有韬略的老人叫停。同时发表声明,对越自卫反击战已达到预定目标,我军已开始撤退。

    早在战前,我国已声明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这会儿撤军是顺理成章的,任何人找不到借口说三道四,中国仍挣足了面子。

    统帅们的决策是英明的,可是,在前线的指战员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不理会上级的用心良苦,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逞一时之快。

    他们天真地想,河内已近在咫尺,何不拿下后再撤军。要知道,这无疑对越南当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日后也许更会长记性,更会吸取教训。

    尤其顾明波是这样想的。

    “部队首长怎么不向上级反映,牺牲了那么多战友,好不容易打到这里,这样半途而废,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吗?难道他们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顾明波激动地说。

    开战前后,全国同仇敌忾,群情激愤,声势浩荡。在当时,谁都以为,这下越南当局可就惨了。不荡平他们,中国是决不会收兵的。哪里想到,雷声大,雨点小,如此规模的战争,仅仅打了一个月,就要草草鸣金收兵了。

    这种虎头蛇尾的做法,颇有点小孩子过家家的味道,令人啼笑皆非,又很不尽兴。要知道,抗日战争打了八年,解放战争打了三年,就是抗美援朝援越也打了若干年。这几者一比较,不得不令人顿生失落与遗憾。

    “别胡说,这是命令。”杭东辉告诫道。

    “我想不通。”

    “想不通就别想,这不是你我考虑的事情。”杭东辉没好气地说,因为他的心里正烦着。

    上级通报,越军的几个王牌师已从柬埔寨调回,正夜以继日地往这边赶,企图切断我军的后撤路线,把已缺少给养的我军歼灭于那一地区。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接到命令后,我军就后卫改前卫,前卫改后卫,迅速地行动了起来。

    尖刀连已改为后卫,掩护大部队撤退,而二排是后卫的后卫,退在最后边。

    辙军是有期限的,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我国将宣布已没一兵一卒在越南的士地。一旦延误了时间,没按时撤回,牺牲事小,被越军俘虏了却是大事。越南当局一定会为此大做文章,污蔑我军以及我国政府。

    这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而顾明波不知这其中的利害,还满腹牢骚,在他耳边聒噪个不停,杭东辉能不心烦吗?

    “排长,难道你不感到这命令有不妥之处吗?”顾明波很固执,仍没改变自己的观点。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除了执行,你还能怎样?”

    坦淬地说,杭东辉的内心也像顾明波一样,不无失落与遗憾,但他要比顾明波冷静与聪明。他知道,回撤是最高统帅部作出的决定,就是前线总指挥谅也无法更改,何况是区区战士。

    与其不着边际,还不如好好地考虑眼前面临的任务,如何既做好掩护部队后撤,又能把全排战士安全地带回祖国。杭东辉想,这才是首要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