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村头村尾,靠江那边多埋一点,这事就算完了。”
“啊?”
刘村正显然一怔,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只是有点抓不着头脑,不知为何刚刚做完法又又去买什么劳什子雄黄,所幸的是这小神仙并没有嫌弃银钱少了。
刘村正转头寻思着什么时候去买些雄黄回来,刚刚跟他交代完的李忘川声音从屋内传来。
“刘村正,不知锦城怎么走?”
“村子西北三十里翻过那座山直走便是锦城了。”
“多谢。”
李忘川将零散东西收进包裹里面,背在背上,将酒葫芦重新挂在腰间,看了眼躺在穿上迷迷糊糊的小女孩。
俩手用力,横抱住,走出屋子,直接朝西北方向大步奔去。
所谓佛练筋,道养气,将磨胆,佛门弟子练一身筋骨,以禅宗和罗汉寺为其中只最,将士磨练一身胆气,千军万马临阵前,我自心无波澜。道家重养气功夫,贵在持久,这也是道家为什么活的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剑客,重杀伐,一口青锋走四方,剑客多夭折,但是江湖之中哪个年轻人不向往纵剑闯天下呢?
纵使是自诩养气功夫不错的李忘川,在将一个几十斤重的大活人奔袭了三十里之后也是累的够呛。
十丈来高的城墙看起来气势恢宏,城门口上方偌大的石雕“锦城”,现在大概是卵时,城门已经大开了,城门口排了一只不短的队伍,几个穿着铁甲的士兵在检查进去的人,不时翻翻捡捡。
还不待李忘川休息片刻,门口的一个坐在一旁的门史看到一袭青衫的小道士,眼前一亮,朝李忘川走过来。
“道长哪里来?”
一个黝黑胡子拉碴的脸庞朝李忘川凑过来,一股汗味紧随其后,想来应该是好些时日没洗澡了。
“额,贫道自青城山而来。”摸不着头脑的李忘川不明所以的报上了名号。
“原来是青城山的道长,里面请,里面请。”
说完朝里面一什士兵摆手示意了一下,
“都退后,快点!”里面士兵卖力吆喝着,楞是给拥挤的城墙空出一条小道。
在城门口排队准备检查完进去的一众小民不明所以,窃窃私语起来。
“这人谁啊?”
“指不定是哪家公子呗!”
“你看看那门史都迎过去了,来头应该不小啊!”
“什么公子啊,哪家公子搂个穷丫头?明显是个小道士好吗,桃木剑都看不见?”
“啧啧,这道士也能娶妻?”
“闭上你那漏风的嘴吧,小心祸从口出。”猜出那人是个道士的一个中年人冷笑一声。这门史都迎上去接待,哪里是这些人能编排的,要是运气不好能被活活玩死,再小的官儿都不是升斗小民可以随意挑拨的。
李忘川没多想,带着九儿就走了进去,走时道了一声谢,就随意朝着一侧人流多的地方走了进去。
不出多远碰到一个同行,一副游方道士的装扮,素衣道巾,仙风道骨,留有一口白色长须,看起来年纪颇大,只是精神的很,面色红润,手上捏着一根竹竿,上面挂着一个横幅,上书,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八个大字,只是那字迹吧有点惨不忍睹。
本来没打算理会,却是被这游方道士给拦住了。
“道友请留步!”
李忘川驻足没好气的回头甩了一句“干嘛?”
也不怪李忘川没好心情,不说青城山上几个道士,没一个好相与的,就说说自己,刚刚下山就开始“招摇撞骗”。
是的,李忘川给自己定义是个招摇撞骗的道士,虽然自己大致猜到祸害那村子的是一只估计有几十年的一只大蟒,但是却是无从找起,岷江那么大,谁知道藏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