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8老盐工(第1/4页)  新中华190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了,在塘沽一带,有个叫范旭东的人开了一家制盐厂,你们知道吗?”徐天宝问道

    沈翊清答道:“知道,听说那里面有咱们振华集团壹佰万元的股份,所以奠基那天,我和老魏都去了。”

    徐天宝说道:“他的厂子离我们这里远吗?”

    “不远,坐车也就一盏茶的时间。”魏瀚答道

    “那成,丹曾(沈翊清字),你赔我走一趟!”徐天宝对沈翊清说道

    “得嘞~!”沈翊清点了点头

    “东家且慢~!”魏瀚喊住徐天宝,说道:“眼看着就快元旦了,东家今年打算发多少喜面儿???”

    沈翊清解释道:“喜面儿就是年底发给工人过节的一点赏钱,好几年没发了,最近船厂生意还可以,我和老魏一合计~~是不是给工人们多少发一点,也鼓舞一下士气。”

    徐天宝乐了,说道:“你们两个是大沽船厂的总办和副总办,这事你们就可以说了算啊!”

    沈翊清一本正经道:“东家信任我们,连账房先生都不派一个,我们可不能不知道好歹!”

    魏瀚说道:“我和沈总办商议过了,一人3块大洋。”

    徐天宝一瞪眼,“3块大洋?”

    魏瀚以为他嫌多了,便赶紧说道:“那东家您说多少?”

    徐天宝大声道:“3块大洋顶什么用?既然你们问到我了,那我就做主了,每人再加15块,凑成18块大洋,“一八”——要发,数字也吉利,另外每人再加一个后肘子。”

    “还发肘子?”沈翊清一愣,又笑了起来

    徐天宝说道:“丹曾、季潜你们出身官宦世家,从小没吃过苦。这些工人太穷,就算发给他们钱,他们也未必舍得花。现在我们直接一人发一个肘子,他们端在碗里、吃在嘴里、喜在心里,那还不是事事想着厂子?只要工人心里有厂子,那还不卯足了劲干?到时候赚到的钱不知道能买一船肘子!”

    魏瀚笑了,说道:“咱们厂子里小三千人呢,一人一个肘子,天津的肉价都该涨了~!”

    徐天宝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在这方面,别给我省钱,我不会谢你,只会骂你!”

    ●●●●●●

    不多时,徐天宝就和沈翊清就来到了大沽口附近一片荒地上,只见偌大的一片地方,只有稀稀拉拉的七八件小瓦房。

    徐天宝的贴身保镖药元福一间间屋子拍们喊,“范旭东范先生在吗?”在拍到第三间屋子的时候,终于见到了范旭东。只见范旭东头发有些乱,明显的黑眼圈和眼袋,身上穿着脏兮兮的白大褂,他从门后探出头来,“谁找我?”

    药元福说道:“我家主人,徐老爷。”

    “哟,是徐巡阅啊!稍等片刻,我换件衣服!”范旭东咚地一声关上了门,徐天宝和沈翊清等人在大风里等了十来分钟,沈翊清直嘀咕这个范旭东太没礼貌了。

    换好衣服的范旭东领着几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把徐天宝和沈翊清迎进了屋子里,徐天宝看了看这件大瓦房,只见里面堆满了实验的器皿,烧杯、试管、酒精灯一应俱全。地上还堆放着一些盐和石灰。

    “徐巡阅,我来为您介绍,这几位是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硕士陈调甫、上海大效机器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王小徐、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李烛尘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侯德榜,汉阳铁厂任化验师吴蕴初。”范旭东很自豪地说道:“这些人就是我们久大的全部研发团队。”

    徐天宝上前,与陈调甫等人一一握手,随后问道:“范先生,说说你的盐吧。”

    范旭东笑道:“制盐方法,由于资源不同、各地自然条件地差异。制盐方法各不相同,可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辽宁、直隶、山东、淮北、福建、广东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