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7衅起南海(第1/2页)  新中华190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年底

    旅顺,这是一座饱经沧桑的中国海滨城市,自从当年满清朝廷决定在这里修建军港之后,这座港城就依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步一步增强着它的军事色彩,先是中国的海军将这里作为基地,然后是俄国海军将这里作为远东的跳板,接着是日本海军将这座滨海城市作为日本帝国野望东亚大陆的望楼,直到被一场猛烈而短促的东北亚战争终结。

    现在,控制着这座战略港口的海军是中国海军,自从中日山东之战结束、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租借地之后,旅顺就成为中国国防战略中的一个关键点。在这里,国家倾注了大量精力,将这座滨海城市变成了一座更为现代化的海军基地,既能为北方不远处的大连商港提供保护,也能封锁那至关重要的渤海海峡,有这座军港伫立在辽东半岛的南端,京津门户就固若金汤。国防军总装备部接受旅顺全部的日资企业和各种工厂,并加以扩建。现在的旅顺,拥有北方最大的船坞

    与船坞和造船厂相配套的是大量的造船工人和船舶制造业相关从业人员,从钢铁厂的技术工人,到造船厂的船舶设计专家,这些人一起顶起了中国现代造船业的半壁江山,提起现在的中国重工业,就不能不提到旅顺和大连的造船产业链,实际上。这个产业链顺着沈大铁路(沈阳到大连)一直延伸到内陆东北地区的煤矿和铁矿。整个旅顺、大连地区呈现出一种工业时代的强烈气息,呛人的煤烟、厚实的工作服、泛着金属光泽的机器和工具、酒馆里散发着酒气和汗臭的酒客、舞女身上那熏人的外国香水气味、某些幽暗角落传来的牌九碰撞声,这林林种种的现代化气息,无论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都在见证着旅顺、大连地区重工业的崛起。

    通过对俘虏日舰的拆解研究,中国造船工人已经能建造战列舰了。在旅顺造船厂里,一艘战列舰已经显出了雏形。这艘战列舰设计排水量31,500吨(标准/基准),38,900吨(满载),全长:235米,全宽:30米,吃水:9.93米(37,303吨),动力:12具瓦格纳式锅炉驱动3具蒸气涡轮机,三轴推进,出功率:125,000匹马力(普通状态),160,050匹马力(最大负荷状态),续航距离:10,100海里(19节)舰员:1,968人。配备武器:3座三连装280毫米主炮,共12门单管/双联装150毫米副炮,7座双联装105毫米/l65高炮,16门37毫米高炮,10门20毫米高炮,6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主装甲带350毫米,甲板最厚95毫米。

    造船厂的工人们被告知这艘军舰的处女航将士赴南洋宣扬国威,安抚在南洋的华人,让他们感觉到祖国的力量。所以,这些工人们取消了假日,日夜加班加点,为的就是早日让军舰下水。本来,按照计划,这艘战列舰起码要到六月份才能下水,但是一件事的发生使得计划改变了。

    半个月前的一天,在南沙海域西南部我国渔民传统渔场作业的一艘广西渔船发现,一艘挂着洋人棋子的炮艇闯进了渔场。他们不分青红皂白,追逐中国渔船。对方企图抓扣我渔民和渔船的行为没有得逞,气急败坏之下,悍然向一艘渔船疯狂射击,一共打了三四十发子弹,其中不少子弹正中船身,并且还发射了一枚炮弹,幸好没有击中渔船。

    三天之后,再次有中国渔场在这一区域遭到不明身份的船只的袭击。这次,这些炮艇调整了战术,天刚刚亮就派出3艘武装舰艇前往南沙群岛海域我传统的渔场,该海域的中国渔船当时正在休整,船员们也正在休息,不幸被抓扣。

    四个月之后,这些渔民被解救出来的时候,大多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没多久,这些渔民的经历就被报纸刊登了出来。随后,还被青岛电台里做了直播。

    渔民孙大海说:“被抓的那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