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宣战!(二)(第2/3页)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少年。

    这些青少年全部来自一个团体,这个团体的名称正名叫德意志青年团,不过他们自称是斯达克青年团。在德意志的各个地区都有青年团的训练基地,不过他们又自称军校。军校择优从各地选拔青少年入学,在军校里面学习战斗技能以及相关的军事知识、民生常识,他们从军校毕业后会被安排进军队、地区市府、甚至是占领地进行工作。

    目前德意志的失业率是0.6%,这绝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骄傲。但是为什么失业率会如此之少?答案在于国家为国民选择合适的工作!

    目前德意志国控工厂达到七十多万家,适合干重活的男人被安排进入合适的工厂工作,尽管工资是如此的少,但也至少有个工作岗位。妇女们被安排进德意志的轻工业工厂负责生产一些杂碎的零件,例如军服加工厂。

    从备战日起,德意志的参军热情提高,以每年16%的速度在增涨。比如说,如果以前每一年需要100件军装,从备战日起;每年需要增加16件军装。

    妇女们的天份被挖掘出来,女性设计的迷彩军服深受士兵们的喜爱,那种样式威武、且能散热或保暖的军服可以适应欧洲大陆的绝大多数地区作战需要。

    在1932年,德意志总共有10万的国防军。到1939年,德意志总有30万的国防军,另外还有编外的360万武装党卫军。算一算,这需要多少件军服?每年又需要更换多少件的军服?

    数十位高级将领跟随在帝国元首的身后走勃兰登堡门前设立的高台,他们一致高傲的将头昂起,走路时将身躯用力挺直。

    安装在柏林市区各处的扩音器猛然响起“全军准备!”的命令,所有军人精神一震,全部换成持枪正步走的姿势。

    被搭建得相当完善的观礼席可以容纳超过20万的民众,中央广场的非检阅区又能容纳2万名民众,包括聚集在德意志各地广播前设备前的民众,还有国外那些关注德意志情势的外国人,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至少有2.亿人在凝听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的讲话。

    早在帝国元首和高级将领们登勃兰登堡门前设立的高台时,所有的摄像师已经准备完毕,他们将从三个方位记录这场属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盛事,然后制作成黑白电影在所有可以传播的地区进行宣传。

    国防军的队列出现在视野,几十万民众霍地一起站立,声势浩大!

    国防军踏着鹅步,就像一群骄傲的国王企鹅昂首迈步进入主阅兵道。走在前列的是一个数量为250人的持旗方阵,3个身材特别高大强壮的士兵手持巨大的三色战旗稳重且有力的踏着地面缓步前进。

    首先映入所有人视野的是一面黑白两色、中间绘画一直威猛战鹰的巨大的普鲁士战旗。这让人们想起普鲁士时期德意志的军力强盛,那个曾经让全体德意志人怀念的时代,德意志强盛繁荣的时代!

    第二个旗手持着的是整面绘画巨大黑色铁十字、中间黑色圆圈里一只展翅的战鹰、左角有一面黑白红三色中间有着一个十字勋章的图案,这是一面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战旗。这是一个伤感的时代,强盛的德意志就是在这个时期战败;沦为三流国家。从这个时代起;就已经注定衰弱了的德意志要被欧洲各国压榨、剥削。也就是从这个时代之后,德意志开始失去信心,过着茫然不知所措的生活。人民失去了精神领袖。

    第三个棋手持着一面与第二帝国时期只有小区别的战旗,这面战旗除了左角的绘画更换成黑红黄三色,并无其它区别。这是一面魏玛共和国战旗,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一个让所有德意志人民深感耻辱的年代,在这个年代生存的德意志人民,内;他们生活困苦、没有工作,一个政党内斗横行的环境,每天都在为了明天能活下去寻找生路。外;各国剥削,生活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