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下一个猎物(第2/4页)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教徒,也就是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中总是沉默寡言,且总是闷闷不乐的教派。

    阿尔萨斯人主要由公元前居住在当的的克尔特部落和4世纪来到的阿勒曼尼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阿勒曼尼人与法兰克人均属日耳曼部落群,前者主要进入阿尔萨斯的区,后者主要进入洛林的区,曾同为法兰克王国的臣

    阿尔萨斯人的族源与德意志人相近,文化上则受法国影响很大。关于语言,阿尔萨斯人的母语阿尔萨斯语,是德语的一种。阿尔萨斯人生活在法国,但是只有极少数人会语,他们的主要语言是阿尔萨斯语,但是非常奇怪的,他们中大多数人读书看报和收听广播则都是选择使用德语。

    从维希政府派出一名不是德国人的德国人来与德意志征服者进行谈判,大概就可以猜出维希政府对于谈判的态度。

    此时的维希政府没有任何谈判筹码,甚至于维希政府根本无法完全代表法国,法国南部一名叫作戴高乐的绅士,他得知维希政府派遣谈判团前往巴黎,将要在法国的前首都与不共戴天的仇敌进行谈判时,戴高乐心疼欲裂,终于做出一个在心里犹豫很久的举动,他利用一切渠道,号召所德意志第三帝国暴力入侵,高举着自由法国的旗帜,誓示入侵者一天不退,自由法国的战士永不停止抵抗!

    戴高乐这一刻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他也明白光靠自己的力量无法与德意志第三帝国抗衡,他频繁与各国在法国南部的领事接触,可惜做出承诺的国家太少。除了英国外,各国给出的答案是,他们正在准备,在准备好之前,他们无法做出任何行动。而英国也只是表示,英国将全力吸引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注意力,英国会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主力拖在英吉利海峡,并且反过来希望代表自由法国的戴高乐。让戴高乐带领反抗军在后方破坏德军的补给线。

    以目前戴高乐的力量可以给德意志第三帝国造成什么麻烦吗?答案非常明显,戴高乐目前没有能力,他手中甚至没有任何武装力量,他唯一拥有的只是一杆旗帜:自由法国!

    更加戴高乐他痛心疾首的是,当他举起自由法国的旗帜后,响应者竟然寥寥,只有少数被德意志第三帝国没收产业的资本家表示支持他继续抵抗,平民百姓忙着确认自己是否安全。忙着驱赶从法国西、北部涌进来的难民,只因这些曾经是同胞的难民有可能会抢走他们的工作。

    由于德意志第三帝国对法国德占领区执行的是怀柔政两个交战千余年的国家已经无法再滋生出新的仇恨。他们已经交战太久了,神经该麻木的已经麻木得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如果没有发生德军大量屠杀法国人的事件,法国人根本无法对德军产生深觉痛恨的怨念,对于两个国家的国民来说,今天法国占领德国的某块土的,明天德国占领法国的某块领土,这都是属于正常的事情。(这绝对是那时欧洲的现状。非作者自己社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她的基础,也就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若是无法恨交战方,那还能让领导这个国家、民族的高层决定什么呢?尤其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大部份的人现阶段只想自保,那又能要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领导人做出什么呢?

    从某个角度来说,贝当和戴高乐都是悲哀的,贝当的悲哀在于他被挑选出来承担战败者的责任。戴高乐的悲哀是他立志要拯救一个身处崩溃边缘的国家和民族。的法国谈判代表团。双方第一次在巴黎城北的郊外接触。与之德意志第三帝国谈判代表团的意气风发形成对比的是,法国谈判代表团不管是从外表上或是情绪上都有一种无法掩管如此,法国代表团的成员都还是高高昂着头,他们无法也不能在入侵者的面前低头,他们输了,输的很彻底也很服气,但这并不能说他们没有了自尊。

    凯特尔满面春风的与亨齐格握手,除开那些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问候语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