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福德湾(第2/3页)  半城妖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旁边的脏水洼里。这时,小珠子溶化了,脏水却被澄清了。难民乐坏了,他如获至宝,给小珠子取名“清水珠”。

    关于明矾最初被发现的传说,在明山有多种版本,但是陈荷认为四川难民的这个版本最可信,因为距离明山不远处的一个乡,它的名字就叫“南宋”。

    相书上说,凡贵人必骨骼清奇。明山就是这样的“贵人”。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李后主有诗曰:一江春水向东流。地处东南沿海的明山,地势刚好相反,境内东高西低,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看见“一江春水向西流”的地方。

    这样独特的地方,必定孕育出不一般的人。

    据史料记载,明山从明洪武年间,民间就开始设窑开矿,具有600多年开矿的历史。因为开矿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小小的明山镇暴发户层出不穷,开矿的队伍,遍布全国各地。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无论是内地还是沿海,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矿山的地方就有明山人。

    陈荷成长在这暴发户之乡,有些观念深受影响。比如,她接受不了在城市买房子要按揭,买车子要按揭,结婚要男女双方共同付首付款等等,她觉得那样太可笑了。

    虽然陈荷在大城市生活多年,但是对金钱的观念始终跳脱不出明山的格局。

    登了几千级青石台阶,陈荷终于来到福德湾了。

    福德湾,沿鸡笼山(明山境内矿脉所在地之一)自然山体而建,是陈荷祖父母年轻时代明山的繁华区,后来因时代变迁,最终没落。

    现因这里的传统建筑保存完好,新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这里的建筑,大多建于陈荷曾祖父那个年代,距今至少都有百年历史。

    拾级而上的青石台阶,因为岁月的磨砺,光滑地发出柔和的光茫。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人,经历过“挑矾古道”的繁华,也经历了被遗弃的没落,如今静静地躺着,荣辱不惊。

    青石道路两侧是清末建筑群,沿山而建绵延数公里。这里,就好像横店的明清街被搬到山上,除了地势不平,更显韵致外,原滋原味更是难能可贵。

    生活有时经常跟人开玩笑。当年,福德湾一带老一辈的居住者,因为经济条件变好,都搬到镇中心平地去住了(陈荷他爸就是其中这样一个有志青年),留在福德湾居住的都是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结果,就是这些经济条件不好的人,为大家保留了这么完整的传统建筑,带给大家美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福德湾的西侧曾经有一口井,水质清澈c入口甘甜,在当时的明山,它比现在的依云矿泉水更出名。

    在那个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很多穷人生病没钱治疗,都去那口井里提水喝。据说很多人喝了那口井里的水之后,都奇迹般恢复了健康。

    后来随着环境污染严重,那口井干涸了,现在江湖只留下关于它的传说。

    因为入选中国古村落,近年,来福德湾玩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来福德湾的人比往日还多,几个小店生意十分红火。

    青石道上人来人往,随处可见男女并排走路,有说有笑。

    道路两侧都是老宅,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挂着大红灯笼,门口都贴着春联,青石道上随处可见爆竹的碎屑,“年”在这里才是最正宗的。

    杨如意比陈荷早一步来到福德湾,并选了一家网上口碑不错的茶馆坐下。

    这家茶馆是由庭院式老房子稍加修整而成的,门前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的墙是用石块磊成的,非常古朴。

    院落里支着几支绿色太阳伞,每个伞底下放置用料考究的咖啡桌和凳子,现代气息和古典韵味相结合,望之不俗。

    茶馆的大门口立着一面古色古香的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