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远可不想出现一些同志的真空,当年八路军进入太行山区的时候,里面一些?竟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还认为外面还是大清国统治的时代。
当时已经有了汽车和火车,但是这些人对于这些事物一旦都不认识,根本就是裹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刘明远可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将大量居住在山林里面的百姓全部迁移出来,迁移到道路通畅的地方,这样也方便管理,同时大明帝国也有足够的土地让安置这些人。
刘明远深知这个时代的jiāo通和信心非常落后,所以他知道更不能出现一些山林部落了,他要将全部百姓都纳入一个通畅的通道和信息之中,这样才可以让人口流动起来,同时也方便管理。
此时大明帝国有足够的土地安置这些人,刘明远知道现在的人口还远远没有后世多,众多很多地方都没有被开发出来,同时刘明远制定了土地上限,于是让很多权贵和士族们无法在土地上获得收入,尤其是人均土地超过一定数量,征收的赋税将会超过土地的收入,于是自然就放很多有钱有势的人放弃了对土地的追求,同时大明没有特权的人,全部都要jiāo税,就是刘明远都不例外,这样让大明不再产生特权阶层。同时土地也无法被大规模的圈占,直接保护了小农的利益,让大明帝国粮食产量也开始提升,百姓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第347章 教皇的旅程
当乌尔班五世踏上上海码头坚硬的地面的时候,此时的他还没有从震惊之中恢复过来,经过两个月的航行,乌尔班五世从地中海的罗马公国来到了大明帝国的上海港。
一路上乌尔班五世鉴证了大明帝国的伟大,从地中海的罗马公国出发,乌尔班五世一路上穿过地中海,经过克里特公国,这个公国是大明扶持的国家,对于天主教教皇似乎也不是很友好,但是还有有明军的一位军官陪同,于是乌尔班五世顺利地登上了一艘大明帝国的阵列舰,然后穿过了地中海,来到了亚历山大港。
这里已经是大明海军在东地中海的据点,里面驻守着大明的地中海舰队,足有上百艘战斗海船,其中战列舰就有三艘之多。
乌尔班五世之前没有见过战列舰,在克里特公国他是第一次登上这种战列舰,大明的战列舰足有三层火pào船舱,长度将近七十米,三层火pào船舱有火pào一百五十多门,同时战列舰上还有六门巨型火pào,三十多门移动的小型火pào,所以威力巨大,甚至可以说一艘战列舰就可以攻灭一座城池。
乌尔班五世站在战列舰的甲板上,感受着大明帝国的军事力量,这种大明的战列舰提醒巨大,但是航行起来速度也不忙,让乌尔班五世惊讶不已。
乌尔班五世达成着战列舰一路穿过地中海,来到了亚历山大港,在这里,乌尔班见到了一个忙碌的海港,此时大明运到地中海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停靠在亚历山大港的,它们都是从红海进入,然后进入运河,之后来到亚历山大港,随扈穿过地中海,运到地中海北岸的一些国家销售。
在亚历山大港,廖永忠身为大明帝国地中海舰队的指挥官接待了乌尔班五世,接待乌尔班五世的地方就是亚历山大城当年的图书馆,当年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图书,时间延续了上千年之久,当年的马穆鲁克老国王对于图书非常感兴趣,于是收集了大量的中亚和波斯的图书,还有西方的图书,全部存放在了亚历山大港,并且为此建立了一座巨大的图书馆、
但是后来马穆鲁克公国奔溃,奥斯曼人崛起,攻占了亚历山大港,这些图书遭到了一定的破坏。
直到最后明军建立联军来到这里,最后这些图书全部成为明军的战利品,足有五百多万册,基本上将欧洲和中亚,以及波斯、伊斯兰文明全部涵盖了。
当得知这批图书之后,刘明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