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0 章(第2/4页)  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代化的管理方法,它拥有堪称世界第一的电脑系统,先进的巨大流通中心。为了不使“佐川捷运”沾染上所谓“大企业病”,佐川清毫不放松对职工进行“脚夫精神”的教育,强调他们要“回到原点”就是保持创业之初不怕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他打算在21世纪将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陆地、海上和家中。

    橡胶大王李光前

    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的知名富豪

    1967年6月2日,狮城新加坡被一片悲痛的气氛所笼罩,成千上万的人上街为一位老人送行。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光耀也在唁电中表达了哀悼与痛惋之情。这位老人就是海内外知名的华人实业家、慈善家、华人社团领袖李光前先生。

    学业艰难

    李光前原名李玉昆,1893年生于福建省南安县梅山芙蓉乡。幼年时,他的家境十分贫寒。他的父亲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虽然日子艰难,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读书。李光前从小念私塾,10岁以后,随家迁往新加坡,进入当地英印学堂就读。

    1909年,李光前因为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得到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主席吴寿珍的资助回国,于暨南学堂就读。1911年,他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预科,之后转到唐山路矿专门学堂。

    辛亥革命bào发后,清朝垮台。由于时事多变,学校也停办了。李光前回到新加坡,在道南学校及崇正学校任教,同时还在一家华文报社兼电讯翻译工作。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继续深造的念头,不久又考上当地政府办的测量专科学校,并选修美国一所大学的函授工程课。3年后,迫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再次辍学,以维持生计。

    事业伯乐至关重要

    精通中文、英文的李光前,经友人介绍,到爱国华侨庄希泉创办的中华国货公司担任英文文书及涉外工作,从此,他开始涉足商界。

    1916年,同样是爱国华侨巨商的陈嘉庚为了将其橡胶事业向欧美市场扩展,需要一名精通中、英文并有相当实践经验的人才,庄希泉便向陈嘉庚推荐了李光前。

    这一次“跳槽”,成为李光前商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机。

    李光前来到陈嘉庚的谦益公司,负责处理中、英文函件及对外联络工作,他开始在商界崭露头角。

    由于他办事干练精明、业务熟练,再加上xìng情老成持重,甚得陈嘉庚器重的他很快就荣升为谦益公司橡胶贸易部经理。

    1920年,陈嘉庚把长女嫁给了李光前这又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李光前少年时期那段坎坷、曲折的求学经历,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深得陈嘉庚赏识时,他又能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光前为谦益公司的事业兢兢业业,陈嘉庚也尽量放手让他充分施展才华。他在谦益公司前后工作了11年,这期间,他学到了许多工商贸易及经营管理的知识,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与中外贸易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些,无疑为他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铺平了道路。

    1927年,李光前终于在麻坡创办了第一家企业南益橡胶公司。

    公司开业的第三年,正逢世界经济大萧条,很多企业都举步维艰,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本小力单、惨淡经营的情况下,李光前凭着他在谦益公司时与工商界建立的良好关系,苦苦支撑,硬是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站住了脚。

    建功立业只等黎明时刻

    1931年,李光前看准各国经济开始复苏的机会,不失时机地扩大资金,并改原公司为南益橡胶有限公司,他出任董事长。他一面不断扩大经营渠道,发展对外贸易;一面开展多种经营,除经营橡胶制造、种植、运送胶片和胶液外,还进行黄梨的种植与生产。

    随后,李光前的企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