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节 皇帝出京(1)(第1/4页)  清山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皇帝出京(1)

    俄军东征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的武装部队除却哥萨克骑兵旅因为丘陵地带不宜行军的原因早早回撤至下乌丁斯克而逃过一劫之外,其他一万多步卒、两千三百余门火炮尽数被俘,连同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为清军所下,消息传来,震惊了伊尔库茨克所有人。

    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向西行一百五十俄里,中间有特尔德、奇克德、牛满必拉河、松阿甲乌拉等各处小型要塞、隘口、天然河流,再向西行,便是洁雅依连涅斯克城。这里不是斯特列田斯克要塞和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可比,除了占地更加宽阔、人口众多之外,更是黑龙江流域中国、俄罗斯国的往来交通、贸易枢纽,城中交通便利,市集从立,经济相对也很是发达——过了这座城镇,就是因为此番两国开战,已经成为一个硕大的兵营的下乌丁斯克。

    而下乌丁斯克和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一样,都是依靠色楞河而建,不同的是,后者总还有一些战略防御,前者建筑在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区,根本无险可守。而与之相连的卡因斯克、卡因斯克、托姆斯克、巴尔瑙尔、鄂木斯克等地在战略上连成一体,拱卫雅克萨城,都是俄军方面绝对不容有失的。

    除了要塞的丢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外,第三步兵旅旅长阿列克谢耶夫陆军大校等人的尽数被俘,更加让穆沙维耶夫着急,清军如神兵天降,连俄国人也还没有搞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摸进指挥部中的,穆沙维耶夫和利涅维奇详细询问从战场上溃逃下来的俄军士兵,后者也莫辨其详,只是说听到指挥部所在的山洞中有枪声,士卒交头接耳,不明所以,后来就是清军部队猛烈进攻,把士兵都给打散了。

    敌情不明,令穆沙维耶夫和利涅维奇大感头疼,二人心中同时痛骂阿列克谢耶夫无能,面对清军的攻击,居然就这样束手就擒了?简直荒谬!但只是他一个人也还罢了,连带着几近一万人的部队全部给清军俘虏,消息一旦传回彼得堡,立刻就会给了外相涅谢尔罗跌伯爵、财相罗林伯爵以借口,便是有康士坦丁亲王殿下的支持,自己的面子上也要很不好看了。、

    穆沙维耶夫又是恼怒又是奇怪,中国人几时变得这么骁勇好斗了?据自己知道的,他们不是一看见洋人的火枪。就会吓得双腿打颤的吗?在斯特列田斯克要塞易手之后,外相涅谢尔罗跌伯爵阁下专为此事请见俄皇,是关于和中方达成和平协议的事情,两国开战,彼此公使一概撤回,还是托请英国政府出面,和中方交涉,俄国方面已经做好了谈判的准备,由外相亲自带人到中国去——据说,甚至连对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都已经得到了俄皇陛下的首肯。孰料中国人根本理都不理,在礼貌的感谢过英国人的调停之后,拒绝了俄方提出和谈的要求——不论是在英国人还是在俄国人看来,将和平的大门彻底关闭,都是一项无比荒唐的决定。

    穆沙维耶夫在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倒是心中大喜:中国人不肯和谈,无疑给了自己继续用兵的借口。而在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山下的一战,也确实证明了他和很多人的观点:中国人是一个野蛮而未开化的民族,听不懂除了暴力之外的其他语言。

    但风云突变,俄军成建制的被清军俘虏,敲醒了穆沙维耶夫的美梦。现在他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打败清军,而是掉转过来,摆在他和利涅维奇案头的第一要务,是如何保证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不再重蹈覆辙,成为清军的囊中之物了。

    和利涅维奇商议之下,两个人都认为,清军挟大胜余威,整军而来,凭借特尔德、奇克德等地的防线是不大可能抵挡得住的,反倒不如将兵力收缩在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中,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清军。而且,洁雅依连涅斯克城占地宽广,清军兵力不足,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休想能够拿得下来,到时候,东北的寒冬到来,清军迫于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