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节 杨乃武案(2)(第2/4页)  清山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告,提早到省,是想借西湖灵秀之气,助长自己的文思,临时扯了个谎,“六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的生日,内人想去烧香,既然陪她去了,索性就住在杭州,等试期过完再回来。”

    陈湖不疑有他,“老兄才大若海,一名举人已是囊中之物,”他很关切的问道,“今年高中之后,当然也要进京打点了?”

    “打点”是去赴会试,乡试是子午卯酉年份的秋天,会试自然就是下一年辰戌丑未的春天,所以乡试称秋闱,会试称为春闱——会试本来也有加开的秋闱,但自从皇帝永远取消的秋闱之后,春闱就成为了生员们唯一的进身之阶了。

    秋闱得意,紧接着下春闱,两榜及第,不过半年功夫,名为连捷,这是读书人任谁也不肯放过的机会。杨乃武也不例外,但因为与陈湖不睦,话剧不肯说真的了。

    “如果秋闱得售,已是侥幸,哪里还敢希冀会试及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照镜子不像个进士,省省吧,何必去白吃那一趟辛苦?”

    这是故意讽刺陈湖,陈湖的秀才来路不正,他本人只读过几本汤头歌诀,以儒医自命,其实一窍不通。所以他这样讽刺,而在陈湖,却另有想法。

    他关切杨乃武,自然不是出于希望朋友上进的爱护之心,知为他凭几张滋阴补阳的秘方结交了刘锡彤,进而为其打探消息,说合官司,捞得不义之财,县官得大份,他得小份,彼此如鱼得水,勾结得很紧。但有一个杨乃武在,正如金鱼缸里来了也条黑鲤头,搅得一缸水浑,他和刘锡彤都是深以为苦,更深以为恨!他巴不得杨乃武连捷,春风得意,远远的离开余杭去做官,便会让他自己包揽讼事。

    谁知道听杨乃武的意思,竟是丢不开家乡,这个码头不两之势已成,而以举人的身份,和县官平起平坐,自己相形见绌,更非敌手,这个心腹大患,非早早除掉不可!

    杨乃武万万不想,自己一番口舌之快,已启人杀机,犹自望着陈湖那沮丧的脸色,暗暗得意。

    八月初六入闱,徐致祥和宝廷两个先要拜客,第一个是拜监试,接下来拜收掌,再下来拜同考官(也就是房官),这些人大多是榜下即用的进士或者是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其中就有刘锡彤。

    然后是监试,收掌和房官回拜主考,刘锡彤的年纪最大,所以让他做了客位的首席。两位主考的寒暄,也是从他开始,“贵甲子是?”

    这是在问年龄。“今年六十有六。”

    “刘大哥六十六了,真快不出。”徐致祥和宝廷说道。

    “是啊,精神矍铄得很。”宝廷也问,“刘大哥乡榜是哪一年?”

    “道光十七年丁酉。”

    “那不是和宝中堂同榜吗?”

    宝中堂指导是宝鋆,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之一,在总署任职多年,但这里是一处清水衙门,皇帝有心酬庸,咸丰二十年的时候,外放安徽巡抚,后更升任江宁藩司,两江总督,加吏部尚书衔,咸丰二十七年的时候内招,以吏部尚书,加体仁阁大学士。

    官场的规矩,位极人臣的大学士,叫中堂,提到这位靠山,刘锡彤低着头,很惭愧的说道,“是,云泥之别,惭愧之至。”

    “这也不然。”宝廷和宝鋆的出身多少有一些类似,同样是在总署衙门供职多年,到咸丰二十四年才外放的,而且,他说肃亲王豪格之后,满身的名士派头,说话无所顾忌,“照我看,伴食的宰相,远不如勤政爱民的县官。”

    众人听他公然批评宝鋆尸位素餐,诸多不便,徐致祥乱以他语,把这件事敷衍了过去。又去问第二个县官的生平,这样一圈问下去,最后又回到刘锡彤身上,“贵县文风如何?”

    “文风犹可,不过有一两个不安分的生员,平日不好好念书,遇事生风,包揽是非,难免影响士林的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