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24
从哪儿以后,李玉麟有饭吃,有地方睡觉,还给发了一件大衣,都是沿途的接待站提供的。车上都是中学生,他们是到全国各地去串联的,看见他光膀子穿大衣,肯定是贫农,没问他什么出身,没打他。李玉麟暗自庆幸,他是因为没有衣服才决定往南走,这个决定显然没错。学生们看见他带着不少连环画,很好奇。
他们不知道,李玉麟一路之上就是靠着出租小人书交换吃的才活到现在,沿途还留下些名气,有个乡下老人记错了年代,认为他是九十年前到村里去过的那个挑担流浪租书人。李玉麟一开始也不知道他是在和一个龙卷风在旅行,那些学生到了一个地方,就把牌楼,亭子,寺庙,古塔拆了。
一天晚上,火车到了一个工业港口城市。站上有很多带柳条帽背着枪的工人。他们把下车的学生围起来盘问,问他们是来支持哪个部分的,一边是城里‘先进主义’的,一边是城里‘先进思想’的,两边正在打仗,他们来,到底是支持哪边的。学生们刚下火车,不知道,被问蒙了,不知道这些工人是那部分的,所以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应该支持谁,只好随便说。没说对的给带走了,后来没听说他们的下落,说对了的也带走了,上了卡车,拉到冶金学院,安置在大教室里住。李玉麟急的没办法,乍着胆子说,他是支持‘先进主义思想’的,工人们想了想,找不出错,就算说对了。又问他什么职业,本想说是老师,没敢说,想了想,卖过冰棍,就说是‘冰器制造工业的’,心想,他们要是听错了,不算说谎。工人是兵工厂的,一听是同行,手一挥,上车,冶金学院。
睡觉的大教室,窗户用钢板封着。第二天一早,迫击炮弹打进了校园,横着飞的金属雨哗啦啦打在钢板上。李玉麟跑到楼顶上去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才知道外面正在进攻,街口开进了坦克,大街上,附近的居民拿着小锅小盆正在早点铺排队买豆浆和油饼,不理会身边的内战,看上去全都习惯了。李老师不禁赞叹本民族的淡漠和适应能力。一会儿,有人到楼里来征募敢死队,给他一支步枪,他不要。人家也没勉强。
李玉麟本能地知道,它离城市越远越好,就一直向南走。
走到铁路尽头的时候忽然感到轻松,不那么怕了,压在身上多年的诅咒也消失了,四下一看,才知道出了国界,到了东南亚。火车上的一些学生也走到了这个地方,他们想拿一把发令枪抢劫一个甘蔗园,让一群冲出来的寨民用砍刀追散了。从此他开始独自赶路。赶路是赶路,不知道去哪里,就一直往前走。越往前走,他越清楚地想念起以前在小学教书的日子,一边想一边走一边微笑,抬头一看,已经走进了一片蕴霭浮动的绿色海市辰楼。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在想,要是遇见竹楼盖的村子,就可以安顿下来栖身当小学老师。他沿着一条绿色的河流往上走,走入迷雾进了深山,河里都是发绿的巨石,所以水才映衬得那么绿,那些石头是翡翠,染得空气都是绿的。他看到了那么多翡翠并没有高兴,反而有点害怕了,这地方没人!
这一带以前走过马帮,往外面运茶叶和铜器,回来的时候运鸦片。现在路已经没有了。一路上走得并不辛苦,树上有果子,河里有干净的水,下雨也是温暖的。忽然意识到,他不是在上坡,是在下坡,因为前面的树木越来越高大,看着像是往上走。南方的原始密林迷幻人,以前听说过。李玉麟越往前走,越深地迷失在梦幻的自由之中,直到发现他已经走出了文明。不过李玉麟不在乎,他是在寻找幸福,不是文明,现在,他有点怕文明。
他终于在绿色的深处看见了一些人。一说话,言语不通,只能用手比划。他知道,东南亚的民族很早以前住在长江南边,中原民族强大以后,把他们往南边挤压,他们又把别的民族往南挤,挤到印度尼西亚那边去了,所以他们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