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治理高昌 君集入狱(第2/3页)  大唐盗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店小二得了赏,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奔走趋奉,服侍殷勤。

    不一会儿,酒菜全送到乔师望的桌上,当店小二要走开时,乔师望出声唤住了他,巧妙的道:“是,这样的,我这是第一次来西川,对于这里的一切,不太熟悉。只是见这里比一般的地方繁华许多,不知何缘故?”

    店小二骄傲道:“公子你可是问对人了,我在西川多年,什么事情有我快嘴三不知道的?现在西川之所以繁华是因为他是大唐的领地,而由杜大人、张大人亲自负责百姓生计,如何能够不繁华?他们一个个的都是我们的救星,活菩萨啊!”

    谈起杜荷与张雄,店小二说的是眉飞色舞的,一副铁杆粉丝的模样。

    乔师望让店小二退下,心底安赞叹“这杜荷果然厉害,仅仅只是短短的几个月,就如此得到了高昌人的爱戴。”他不疾不徐的使用了桌上的美味,回到自己举止的客店,亲自将自己的见闻写下,成交给了信使,让他将信送往长安,交给李世民,同时也自语道:“陛下的任务已经完成,是该走上前台的时候了!”

    翌日,他以安西都护的身份接任了杜荷的职位。

    杜荷也终于可以回家了!

    长安、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处理日常事情,突然得报杜荷的奏章送到。他脸上明显的一喜,笑道:“快快逞上来!”

    他满脸笑意的接过杜荷递送的奏章,见信后那脸上的笑意荡然无存,眉宇间以充斥着熊熊怒火,直奏章末尾结束后。“啪”的一声拍案而起,怒喝道:“岂有此理,侯君集好大的胆子,如此狂妄,险些坏朕大事。”

    杜荷的奏章,与其说是奏章,不如说是一份告状信,信中一五一十的将侯君集在高昌的作为写了下来。

    既没有任何的夸张,也没有任何的夸大,更没有任何的评价,有的只是事实,全部都是实事求是的事实。

    看着杜荷的奏章,李世民突的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封尘在记忆深处的事情了:在贞观初期,天下方定不久,自己看中了侯君集的才华,知道他是一位可造之才,还有提升的潜力。于是就让李靖传授侯君集用兵之法,但此后不久,侯君集却来状告李靖,说李靖不愿意将自己的一身所学传授给他,有谋反之心。自己自然不信,于是招来李靖询问经过。李靖当时道:“中原刚定,天下无事,我所传授的兵法足以对付四夷。侯君集却贪得无厌,欲反我大唐。”

    这一下好了,双方都说对方有谋反之心。

    在当时不论是李靖还是侯君集都是李世民最得利的臂膀助臂,对于他们两人的忠心还是万分相信的。所以当时的他并未追究,只以为他们彼此是有了误会,而今突的想起,让他心中不免一惊,目光落在最下面的小子上,那是一段杜荷对于侯君集总体的评价,写道:“侯尚书智勇兼备是难得的一员大将,但为人可性烈异常,举止不伦,凭功自傲,深怀矜伐,耻在他人之下,诽毁时贤,常有不平之语。”

    这短短的一句话,他反复读了十遍。

    十天后,侯君集领着大军返回了长安,李世民在朝堂上接见了他们的凯旋之师,略作鼓励,让他们退了下去。

    侯君集返回家中,正筹划找长孙无忌商议对付杜荷一事,却意外的收到了圣旨。他一跳而起,欣喜道:“一定是陛下念我西征全胜大功,奖赏来了。”

    一想到这里,他心头就是一阵的火热,自己此次西征虽不如意,但也横扫了西突厥,也是大功一件,便是为相也不无可能。连忙焚香更衣的迎进宣旨的官员。那官员展开黄缎的圣旨开始宣读,侯君集只听得几句,便已惊骇失色。

    圣旨非但不是奖赏他此次西征所立的战功,而是宣称他在平定高昌国后,没有奏请朝廷便自作主张委任官员,同时还私自掠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